怎样诵读佛经,才是正确的?
发布于 2021-10-12 14:09
与佛有缘的人,除了喜欢去寺院中烧香拜佛外,还有一种特征,就是喜欢念诵佛经。很多没有出家的人,就“请”了很多佛经,自己在家念诵。念诵佛经除了能让人增长智慧外,还能能让自己的心,逐渐地达到清净。
佛教中有很多仪轨,很多人就想,诵经会不会也有什么仪轨呢?那么,就由本文与大家分享一下,在家弟子或者是对诵经有兴趣的人,如何正确地念诵佛经。
古代大德云:“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诵经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最好能让自己清净。很多人以为,诵经诵得越多越好,其实诵经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自己达到一心不乱,如果做不到一心不乱,就要去理解佛经中的含义,用以指导自己平时的修行。等经历的世事多了,逐渐地就能做到一心不乱了。
诵经的方式,如果自己一个人念诵,条件允许,可以诵出声音来。一般在家诵经,声音过大会吵到周围的人,所以要注意这些细节。念诵佛经,本身是为了修行和积累福德,如果对周围的人起到吵闹的作用,会损福报。这样最好还是在心里默念,效果没有区别。
与大家一起诵经,最好能大声一点。大声诵经,能让听到的人,生出耳根圆通。有耳根圆通的人,不会忘记佛经的内容。佛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只要听到了佛句,甚至是一句佛号,就在他的心里,种下了成佛的道种。将来无论历经多少劫,都会有成道的机会。
常言道:慢经快咒。如果你请了《大悲咒》、《楞严咒》之类的佛经,也可以诵读,在诵咒的时候,可以快些,因为无需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在诵经的时候,比如《金刚经》、《心经》等等,就需要诵读慢一点,最好一边诵读,一边理解。这样,才能达到诵经的效果。
有的莲友问了,佛经有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如果全部读完,花费的时间太多,一时间也无法深入了解其中的意思。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诵读比较长一点的《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等等。如果时间比较少,可以选择品次少的,比如《金刚经》、《心经》《大悲咒》等等,当然有些如《普门品》之类的也可以单独地进行诵读。
诵经时,最好能让自己保持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中说,只要一个人,念经达到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会现在其前,进行接引。
为什么说喜欢念诵佛经的人与佛有缘呢?因为佛经是佛讲的,喜欢亲近佛,诵读佛经,就是与佛有缘的一种表现。越多诵读佛经,越能加深与佛的缘分。只要注意念经的正确方式,还有平时也要依法去修持,就行了。否则,念诵佛经再多也无用处。
大德有云:“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所以,保持正确的诵经方式,同时还要依照经文中的意思,去依法修持,才会更如法。
更多精彩推荐:
老僧说:佛缘的三种表现,具备其中一种都是与佛有缘
读了佛经以后,才知道……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