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风险(4):人这一生到底面临哪些风险?
发布于 2021-10-12 18:05
何为风险?
“风险”一词的英文是“risk”,来源于古意大利语“riscare”,按照词条的解释,就是指某种特定的危险事件(事故或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产生的后果的组合。
个人认为,上述定义均存在缺陷,核心在于均未强调“风险承担主体”。
之所以强调“风险承担主体”,是因为同一事件对于不同“风险承担主体”来说是不同的,评估风险的大小,必须首先考虑风险由谁承担。比如,货币基金负偏离超过25BP一事,由于负偏离的风险主要由基金公司而不是投资者承担,因此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就是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就不是风险;再如,沪深300指数大跌,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风险,它对于做多沪深300的投资者是风险,对于做空沪深300的投资者就不是风险。
综上,可以将风险作如下定义:
风险:对于风险承担主体而言,某种事件发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
至于学术界第三种说法,实际上讨论的是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率。
人这一生到底面临哪些风险?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各种风险提示,比如欺诈风险、违法风险、投资风险、违约风险、IT风险、声誉风险、市场风险……,不一而足。
实际上,这样的分类极不规范,不便于风险的管理。
漫话风险(2)对于恒大集团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剖析,将恒大面临的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这种分类来源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该协议将企业面临的风险分为操作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声誉风险、欺诈风险、IT风险、公司治理风险本质上都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其管理思路是一样的,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属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风险,由于其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定义为单独的风险。
这种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个人,作为自然人,这一生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一、法律风险
所谓法律风险,是指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个人对外契约所引发的风险,如《宪法》、《刑法》、《治安处罚条例》、《证券法》、《婚姻法》等等。
之所以将法律风险从操作风险中单列出来,是因为法律风险极其重要,其风险发生后的损失一般较大。
相对于其他风险而言,法律风险损失率大,但法律风险发生概率低。对于法律风险,只要学法、知法、守法,个人的法律风险发生概率就大为降低。
但作为投资者,有一种法律风险不得不防,这就是你可能面临“交易无效风险”,关于这类风险,可能对于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来说印象最为深刻,永生难忘。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中,中经开是多方,认为国家会对即将到期的国债保值贴补,万国证券和辽国发是空方,认为国家不会保值贴补。1992年2月23日,保值贴补的信息得到证实,多方强势上攻,万国证券的重要盟友辽国发空翻多,管金生面对巨额亏损。在下午4:22分,管金生开始出手,短短的八分钟之内,万国证券抛出大量的卖单,最后一笔730万口合计1460亿元的卖单让市场目瞪口呆。据说,在最后8分钟内,万国证券共抛空“327”国债1056万口,共计2112亿元的国债,所持总空单约占中国当年GDP的40%。“327”国债期货收盘时价格被硬生生打到147.40元。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万国证券由巨额亏损转为巨额盈利,而中经开由巨额盈利转为巨额亏损。“327事件”震撼了中国证券期货界。在仲裁机关的调解下,2月27日、28日进行了协议平仓,但效果不甚理想,3月1日又进行了强行平仓,宣布收盘价格无效,万国证券由巨额盈利变成巨额亏损,随后管金生锒铛入狱,涌金系魏东获得第一桶金,至于魏东后来自杀,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二、操作风险
所谓操作风险,是指内部控制失效、系统故障、个人操作失误、外部事件引发的风险。
对于正常的自然人,我们都追求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但在工作、学习、生活、投资过程中,总会面临来自自身的或外部的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引发操作风险。
比如,
自驾出游时,因为车辆的、天气的、路况的、自身的或他人的因素发生车祸,导致生命或财务受损,从而引发操作风险,科比的飞机失事就是典型的操作风险事件;
健身时,可能发生意外伤害、溺亡、病情加重等,从而引发操作风险;
学习时,常常犯低级错误,学习成绩始终无法提升以考取满意的学校,从而引发操作风险;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声誉风险是一种特殊的操作风险,阮玲玉自杀就是因为遭遇声誉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声誉更为重要,为什么鸿星尔克可以绝地反转,而联想口碑不佳?对于陷入危机中的恒大、花样年而言更是如此,一个传言就可能引发挤兑。
还有一类特殊的操作风险——IT风险,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就是IT风险。
操作风险相对其他风险而言,诱发因素很多,风险发生概率更高。“不患无位”,可以说没有人能避开操作风险。
三、市场风险
所谓市场风险,是指由于股票指数、商品价格、利率、汇率等基本市场因素发生不利变动引发的风险。
歌神张学友曾在银行职员的游说下,投资了雷曼产品和累计认购期权,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濒临破产;
即便是股神利弗莫尔,也曾经几起几落,最落魄时几度破产。
国内期货市场上,除了那些赚了钱之后彻底退出市场的人之外,不知埋葬了多少期货高手。
实际上,不只是高风险的期货、期权容易引发风险,哪怕是分级的打新基金,如果你投资了次级,在2015年股灾中也会损失惨重。一方面,新股发行暂停,另一方面,股市持续下跌,而作为次级的你必须提供优先级8%左右的无风险收益,那一波次级损失50%以上的比比皆是。
可能你会说,我不作金融投资,我就不会面临市场风险。实际上,自从物物交换以来,人就变成了经济人了,他就不可能避免市场风险,因为除了投资股票、基金、信托可能遭遇市场风险外,还包括通胀风险、汇率风险、房地产风险、债务危机…….
比如通胀风险,美国曾在1980年左右遭遇高通胀,目前通胀再起;中国1993年通胀率达两位数,而1948年的金圆券,蒋介石不知靠通胀搜刮了多少财富,而多少家庭又因通胀风险家破人亡?
比如汇率风险,对于持有外币资产或外币负债的尤为明显。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韩币汇率暴跌,无数在北京望京留学、居住的韩国人被迫返回国内。即使你不持有外币资产或外币负债,汇率风险往往会引发通胀风险,所谓输入性通胀。
再比如房地产风险,香港、日本90年代房地产暴跌,海南在上世纪90年代也曾发生过房地产暴跌,对于目前国内,个人杠杆绝大多数与房地产有关,一旦房地产危机爆发,这个“灰犀牛”不知会有多可怕!
企业和政府的市场风险也会传染至个人。政府的债务危机往往与汇率风险、通胀风险、失业潮相伴,恒大爆雷,其员工、业主、供货商又有多少人受此牵连。
相对其他风险而言,市场风险更难管理,由此发生的风险损失可能极其巨大。特别是那些高杠杆投资者,一旦发生市场风险,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四、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违约或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引发的风险。
对于个人而言,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购房合同、租赁合同、买卖合同、服务合同执行过程中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比如,房屋“一女二嫁”、投资P2P遭遇庞氏骗局等。
还有一类信用风险,就是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如同企业被评级机构降级之后面临授信额度下降、融资成本提高、客户资产保全、挤兑一样,自然人一旦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则也将面临出行、消费、投资、融资限制。
在信用社会里,个人信用极其重要,需要极力维护。国家正在建设的征信体系,就是为了建设一个诚信的社会。目前,征信体系越来越智能化、数字化。比如,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不同于传统的银行征信,他采用的动态信息,除姓名、年龄、地址、学历等基本信息外,包括消费、投资、旅行、通信等动态信息也纳入监控,其准确度大大提高,趣店当年为什么盈利水平这么高,就是因为拿到了芝麻信用积分较高者的名单。芝麻信用评估模型达100个以上,蚂蚁金服从事征信的员工高达2000人以上。
相对其他风险而言,个人信用风险发生概率较低,但潜在风险损失较大。
五、流动性风险
所谓流动性风险,这里有两类,一类是资产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不能以合理价格进行出售的风险;一类是资金流动性风险,指的是无法履行支付义务的风险。
有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有些资产流动性较好,出手容易;有些资产流动性较差,出手有冲击成本,需要打一个较大折扣。前者如流动性较好的股票、国债,后者如私募ABS、东北的房地产、新三板股票等等。
还有的产品,本身有锁定期,比如某些私募基金、封闭基金、定期开放基金、PE,在配置的时候需要考虑有流动性需要或市场异常变动时可能的风险。
除了产品外,还必须考虑到市场因素,比如2015年熔断带来的千股跌停、2018年大股东质押被强行平仓带来的股票流动性风险、市场下跌时年金社保等低风险产品止损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2018年以来债券违约持续高发,仔细分析这些违约主体,有些违约主体实际上资产质量没有问题,但期限错配了,短期到期债务巨大,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比如恒大,就会引发流动性风险。
上述风险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同时发生,还可能相互转化
上述风险可能单独发生,也有可能同时发生,“屋漏偏逢连夜雨”,还有可能相互转化。不只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可以相互转化,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也可能转化为投资风险,比如,错误交易、错误指令、转账错误等等。
如何管理上述风险,且听下回分解。
往期文章链接:
漫话风险(1):从恒大事件说开去
漫话风险(2):恒大到底做错了什么?
漫话风险(3): 为什么要聚焦风险?
新浪微博|1st首席风控官
今日头条 | 1st首席风控官
版权所有,转载请微信联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