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元年来临,但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发布于 2021-10-12 18:05
不应该只是高昂的成交价格。
当有人花费数十万甚至数千万美元购买一个看起来似乎并没什么特别的社交头像,你是否难以理解?
是的,即使说的天花乱坠,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
但这却一点也妨碍不了NFT在今年的持续疯狂。这种疯狂在于,NFT产品不仅仅屡屡以超高价格被交易出售,而且越来越多有话题性、影响力的新闻人物都参与其中,同时NFT产品的形式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万物皆可NFT”的观点。
到底是辅以区块链技术的各种NFT产品确实稀有并具有真正价值?还是各种加密货币又找到了新的炒作投机载体?
对于仍处于探索期的NFT来说,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它正像曾经的比特币一样,在充满争议中发展。
▍NFT元年
很多人把今年称作是“NFT元年” ,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已经被NFT的各种惊奇新闻轰炸。
3月11日,两个3100号和7804号的CryptoPunk(加密朋克)NFT头像以758万美元的价格成功交易;3月16日,数字艺术家Beeple以690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了自己被制作成NFT的作品,而这些NFT作品看起来仅是一个像素图、JPG文件。
3100号加密朋克
除了NFT产品屡屡以不可思议的价格被交易售卖,更多体育界、艺术界,以及虚拟货币圈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加入则让NFT再次推向大众。
8月底,美国篮球明星库里以18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只“无聊猿”NFT作为社交头像,随后,曾因拍到与巴菲特共进晚餐机会而被大众熟悉的币圈人物孙宇晨,也宣布以105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编号为3442的Justinsun Tpunks头像。
库里拍下的NFT“无聊猿”头像
这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在NFT刚刚兴起时,这些头像是免费或几美元的价格发放到一些用户手中的,而现在他们暴涨数万倍。
如果说一副数字作品、一个社交头像至少还能让我们相对直观的感受到NFT产品的存在,那么一条推文也能以超高价格当做NFT产品售卖仍然让大众对其难以理解。
同样是在今年3月份,推特创始人将其在2006年发布的首条推文制作成NFT售卖,成交价达到了290万美元。
推特创始人发布的首个推文
而就在9月25日,互联网上最早出现代表开心和不悦的表情符号“:-)”和“:-(”也被制作成 NFT 拍出近 24 万美元的价格。
NFT的疯狂显然和其基于区块链技术来实现脱不了干系,这个同样作为比特币底层支撑的加密货币技术,似乎想把比特币在近年来的疯狂带到更多领域。
但值得注意的是,NFT被定义为非同质化代币,和比特币、以太坊等为主流的同质化代币有明显区别。每个NFT都对应着唯一的数字产品,不同的NFT不可替代,且不能够分割,而加密货币本身如同现实中的货币一样,能够相互替换,且理论上能够无限分割。
将各种数字产品做成NFT产品,意味着将产品的核心信息以数据、代码的形式存储在区块链上,这也就使得NFT产品的信息和比特币的交易记录一样具备了唯一性、不可篡改性等。
▍NFT简史
NFT并不是很容易被理解的,简单了解其发展历史可能有助于增强对它的认知。
全球第一个NFT项目是前面已经提到的、2017年6月在以太坊上推出的CryptoPunks(加密朋克)。
彼时,作为全球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公共区块链平台,以太坊正在猛烈扩张,而两个移动APP的开发者John 和Matt,偶然间将它们开发的像素角色生成器创造的10000个颇具朋克精神的头像放到以太坊的区块链上,并以免费的形式发放给了一些以太坊用户。
随机算法生成的加密朋克
这些由随机算法生成以及有区块链技术支撑的图像拥有和加密货币类似的属性。头像由不同的像素特征(眼睛、鼻子等)随机组合生成,每个头像独一无二,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信息的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性。而且,这些头像能够被用户二次售卖。
但初期CryptoPunks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并不高,在数十美元到数百美元之间,完全不像当下那么火热。
让NFT真正推向大众视野的是在随后的2017年10月,由DieterShirley推出的加密游戏CryptoKitties(加密猫),事实上,NFT的概念也是由Dieter Shirley正式提出。
CryptoKitties和CryptoPunks很相似,其将猫作为形象主体,每只猫的形象同样由各部分特征随机生成,并能够通过其额外的“繁殖”算法在后期不断变化。
CryptoKitties
这随后在以太坊上演变成一场火热的“养猫”运动,一些随机生成具有的极为“稀有”特征的猫咪在交易中的价格达到了数十万美元。
不过到了2018年,CryptoKitties的热度开始显著下滑,交易量骤减,猫咪的平均价格也重新回到数十美元的区间,这一方面是由于以太坊抽取的交易佣金越来越高,同时用户也对虚拟猫咪的价值有所怀疑——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实际产品。
不过,在此期间,整个NFT生态仍在发展,新的公链(如Flow)的诞生在降低用户的上链成本,同时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大型交易平台(如OpenSea)得到显著成长,同时更多形式的NFT游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NFT的价值
过去,现实世界中的物理产品有其自身价值、可以明码标记售卖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随着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快速渗透,数字化的虚拟产品越来越多,一张数字图片,一个社交账号,以及越来越多的虚拟人物、游戏虚拟装备等,他们在数字世界中有着自身的价值。
但显然,目前数字产品缺乏有效的价值标准,互联网上的随便一张图片都可以被我们免费复制下来当做自己的社交头像,数字艺术家的作品也能被我们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中。
NFT则有望能够给他们做新的价值定义,用区块链的方式生成一种价值标准,让数字产品拥有资产属性,能够更容易被交易、售卖。
2021年被看作NFT元年,很大意义上就是因为在艺术收藏品领域有巨大价值。
以Beeple高达6900万美元出售的作品为例,这是由其在此前的5000天里每天创作的一个数字作品组合而成,共花费14年的时间完成。在数字艺术圈,这被认为是稀缺且值得收藏的作品。
Beeple的数字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
这种稀缺性在被搬到区块链上后更加独一无二,区块链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使得作品的编号、创作者、拥有者、创作时间、上链时间、交易记录等信息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使其不像传统艺术品、收藏品那样容易出现“赝品”。
这实际上为更多数字资产(数字图像、视频等)找到了创作权和所有权的的凭证,让他们能够有效获得、保护自身利益。
当然,目前来看,这种价值体系和标准还未建立起来,NFT所产生的的价值仍然是值得商榷的。如同比特币一样,目前NFT似乎有更大的炒作投机成分。
而且,即使拥有了某个稀缺头像的所有权,但其他用户依然可以下载、复制这个图像,这种所有权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这不免让人有种随意炒作的感觉,事实上,Beeple本人都对这种事难以理解,在以虚拟货币卖出后,他立即兑换成了6900万美元的现实货币。
更值得注意的是,据悉买下Beeple作品的并不是一位艺术收藏家,而是一位币圈资深玩家,这更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炒作意味。
▍更多模式的探索
对NFT到底是否具有价值的争论还在,而NFT本身也在寻找更多的载体来探索未来的商业模式。
9月21日,NFT足球游戏平台Sorare宣布完成新一轮6.8亿美元融资,该轮融资由日本软银集团领投,这使得Sorare的估值达到了43亿美元。
在Sorare中,玩家购买官方授权的代表足球运动员的卡片,并组建球队进行比赛,而比赛结果基于球员在现实比赛中的表现。
Sorare上的NFT球员卡片
这些卡片以NFT的形式进行交易,每张卡都是基于以太坊、且经过俱乐部或联盟认证的NFT收藏品,有其稀缺性和唯一性等级,分为稀有(Rare)、超级稀有(Super Rare)和独一无二(Unique)三个等级。
自2021年1月以来,Sorare上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5亿美元,其中最贵的一张卡片角色是葡萄牙球星C罗,这张卡片在3月13日以24万欧元的价格售出。
软银集团国际总裁Michel Combes随后表示:“我们认为NFT代表了资产收集、可用性和参与性的新范式。这种从实物资产到数字资产的演变非常强大,并创造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潜在商业模式。”
这也不是软银首次涉足NFT,今年3月其已经投资了去中心化金融平台Juggernaut,7月份又领投了NFT市场交易平台OpenSea。
Sorare之后,在9月23日,Dapper Labs也宣布拿到了2.5亿美元融资,用以增强其NFT产品,DapperLabs正是最早推出NFT游戏加密猫的背后公司。
在加密猫逐渐势微后,Dapper Labs又推出了新的NFT产品——NBA Top Shot,其将美国篮球明星在NBA比赛中的各种炫酷时刻(包括图片和视频)做成NFT产品,将其售卖给球迷。过去一年里,该公司和粉丝在市场上售出了价值7.8亿美元的NBA Top Shot。
NBA Top Shot
在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开始涉足NFT领域。
这两款NFT是由支付宝和敦煌美术研究所联合发售,流通领域仅限于蚂蚁链上。此NFT一发售,便瞬间被抢光。
同样,在8月3日,腾讯推出旗下NFT交易平台“幻核”,并联合文化类节目《十三邀》共同开发“有声《十三邀》数字收藏NFT”,定价18元,限量300件,几乎瞬间售罄。
《十三邀》黑胶唱片NFT
可以看到,国内的NFT产品才刚刚起步,价格也还未像国外那样疯狂。事实上,由于我国对虚拟货币更为严苛的监管态度,国内企业在NFT的合规性上会更加谨慎。
这种谨慎是有好处的,和国外的NFT能够二次交易不同,目前支付宝明确表示旗下发布的NFT不支持二次售卖,这避免了NFT产品的随意炒作。
此前,敦煌飞天系列的一个NFT产品被放在阿里旗下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闲鱼”上标记150万元出售,随后便被平台迅速下架。
▍技术需要回归本质
如同比特币的诞生是致力于降低用户之间的金融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一样,NFT也希望能够借助区块链实现数字产品资产化,都是旨在用技术满足新的社会发展需求。
但也如同比特币目前仍主要作为一种投资产品一样,NFT目前动辄数千万美元的交易价格同样有着极大的炒作属性。
稀缺性、独特性似乎是目前一些NFT产品被高价交易的主要原因,无论是由随机算法生成的图像,还是人为创造的其他类别,在辅以区块链技术后被唯一标定,继而被喜欢的人收藏。
但一旦新技术的应用变得极其稀缺,它显然又无法让更多人享受到技术本身应该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价值。
创新技术的模式探索和应用落地确实不容易,过程中必然要出现阻碍,但也需要尽量避免创造出可能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产品。
NFT的发展还在继续,但仍需警惕过分的炒作,而应让技术回归其本来价值。
原创 | Zhoukun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无授权,禁止转载
合作及转载请发邮件:kefu@jingkeji.com
唯有创新,才能赢得未来10年的零和竞争
下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预测性业务可颠覆过去57年的计算模式
用1%的零件造火箭,3D打印技术给商业航天注入新活力
我们相信,科技就是竞争力。竞科技是以媒体为重要依托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投资的视角诠释产业价值,聚焦新兴科技产业发展、传统行业创新转型以及政府新旧动能转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