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布泛读说明书|将泛读进行到底
发布于 2021-10-12 18:57
三、为什么你的泛读不成功?
误区一 :书量太少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书,则没有阅读的氛围,也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多的选择。这个问题如今相对是容易被解决的。很多家庭在家里为孩子打造了家庭图书馆,网络上在线图书资源也非常丰富。皮卡布目前的两家校区,每一间教室、每一个空间,也都尽量为孩子们呈现书的世界。
误区二:让孩子读高于自己语言能力的书
精读的原则是i+1原则(i是孩子现阶段的语言能力,1是给孩子垫垫脚就能够到的挑战),精读的目的是不断扩充“i”的范围,但永远提供“+1”的挑战,因为孩子要通过课堂不断学习新内容,实现能力进阶。
而泛读,追求的是“量”,以及阅读的良好情绪。因此是i-1原则,要读比自己语言能力低一阶的书目。每本的生词量不要超过5%,让孩子认为这本书是可以轻松读下来的,而不是充满障碍。这样孩子才有信心和动力,去不断阅读下一本。
误区三:在起步阶段,索取过多的反馈
泛读的阶段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learn to read”,学会读的过程;二是“read to learn”,通过泛读去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过程。
在“learn to read”的过程(在皮卡布,指截止RAZ的F级别),先保证孩子的阅读情绪,能够通过认读+拼读,学习把每一本读物朗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减少“这是一项任务”的意味,所以没有必要向孩子提问:“你有没有读懂这本书?”“你能不能给我讲这本书是什么意思?”尤其是用中文提问,要求孩子翻译的方法。
在“read to learn”的阶段,皮卡布会提供配套的阅读理解quiz,来检测孩子有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这本读物的内涵。
误区四:量过于少、频次太低
泛读的目的之一,是追求量,通过量的积累产生质变。那么一周读一本?还是一天读一本?还是一天读三本?答案显而易见。
建议大家以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比如每天用于泛读的时间多少,制定每周的计划。而且同一本书,如果孩子喜欢,可以反复读。同时,建议把这个阅读的时间固定下来,比如每天睡前?每天中午?每天饭后?一个固定的时间,更容易帮助孩子建立长线的泛读习惯和节奏。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法进行量的累积。
误区五:家长英语差,所以没办法开展
皮卡布的很多真实案例表明,家长本身的英语水平和孩子的泛读进展,并不呈现直接的正负相关关系。孩子的泛读成果,取决于家长本身对泛读理念的了解、对孩子阅读习惯重视程度,以及自己是否看书为孩子做一个榜样相关。换言之,一切取决于家长的学习力和执行力。
现在也有分级阅读的相关音频、App作为前期的领读或者跟读支持,稍后会给大家做一点推荐。另外,皮卡布不鼓励孩子依赖点读笔,因为核心的目的是通过泛读,强化孩子本身认读和拼读的能力,逐步实现自主阅读。
四、泛读读哪些书?
对大部分孩子而言,分级阅读是最适合进行泛读的原版材料。分级阅读有循序渐进的级别,可以按照孩子目前适合的级别来阅读,逐步爬坡。
不同出版社的分级阅读,有不同的优劣点。这里帮大家对比了一下皮卡布目前用的比较多的三套分级阅读。我们的综合推荐顺序是:RAZ>海尼曼>牛津树。
主流分级阅读的优劣势
官方授权配套APP推荐
* 关于分级阅读、绘本、桥梁书、章节书、系列丛书的区别,可以参考此文章:
什么是绘本、系列丛书、分级读物、桥梁书、章节书?搞懂这些你才能指导孩子看书
五、如何借阅皮卡布的图书?
1、找到自己名字首字母的抽屉;
2、填写所借书目的number、字数以及借书日期;
3、还书时,填写还书日期,并把书放进还书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