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高分作文素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发布于 2021-10-12 19:30
教师资格证证有两大难点,一个是作文,另一个则是教案,所以这个模块就是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两个难点的。
相信很多小伙伴应该都听过得作文者得《综合素质》,但是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时间的积累。
拿到教师资格证我们最常遇见的事情是什么,肯定是要处理师生关系,这让小香想起了那句经典的话“江湖不仅仅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
在学校中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仅仅是师生,还可以是朋友,古往今来都是亦师亦友的示例。今天小香就来和大家说说师生关系的作文素材。
名人事迹
1.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一所小学当教师时,就给自己提出:“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
他也的确做到了,和学生亲密无间。他给学生上课,常讲小故事、小童话,学生特别爱听。他在校园里种花、种草,美化环境,给学生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他对待学生,无论是聪明的、愚笨的,衣着干净的、肮脏的,都一样和蔼、一样亲热。
叶圣陶先生当时只有17岁,而学生都是十一二岁的,虽然他长得比较瘦小,和学生差不多高,但是学生都喜欢他、尊敬他。
2.中国古代
春秋时期,孔丘同他的弟子的关系,是古代的楷模。他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生对他尊重景仰,亲密无间。
战国时期,荀况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喻学生可以后来居上,超过老师。
唐代韩愈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国古代名人们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师生观。
3.孔子
孔子能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不摆师道尊严的架子,总是与学生亲切交谈,共同讨论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何伤也?亦各言其志也。”(那有什么妨碍呢?不过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而已。)允许学生发表不 同意见。这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兼容并包、体系庞大的特点,也表现了孔子博大的胸襟。
容人容己,方才博得学生的敬仰和爱戴。和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而不厌,终身追随。
4.程门立雪
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在40多岁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不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且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程颐一觉醒来,竟然才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
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5.安妮·莎莉文
安妮·莎莉文毕生致力于对海伦·凯勒的教育,使既盲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摆脱了心灵的桎梏,勇于追寻人性的独立和自由。
试想海伦·凯勒如果没有遇到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活会怎么样?其他的老师会不会给予她这样的关怀和爱,并充满耐心地让她感受到这个多彩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这个假设便无从考证,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身残志坚的女作家,于是无数人可以读到那篇令人感怀不已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的经历是一个奇迹,而引领她创造这个奇迹的人—— 安妮·莎莉文是让人无限感动的老师。
综合素质为啥总考69分?
甚至有的小可爱考了三、四次还没过!
真的是因为个人的综合素质不高吗?
NONONO!当然不是!!!
都是搞错重点捣的鬼!
作文在科目一占比30%!
只要把作文搞定了,科一不过都难!
最新素材!高频考点!写作技巧!
针对性训练,让你的作文轻松40+!
看大家每天备考那么辛苦
小香冒着被打的危险
为大家争取了超大福利!
原价59.9限时0元秒杀!
报名后即可观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