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科学老师带你 “翻滚”起来——成华区开展教师、学生“过山车”建造活动

发布于 2021-10-12 21:34

大智若鱼甘为船、渡己渡人到彼岸


双减”后,

孩子们减出来的

时间和空间

可以干什么?


成华区科学老师给你答案!

成华的科学老师们正在努力历练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孩子丰富的时空提供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9月30日,一场由成华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师生科学创新实践活动——“翻滚吧过山车”在站东小学成功举行。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指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注意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成华区的科学教师,深深感受到自己肩负着的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责任,他们希望和孩子们站在一起,向科学家、工程师们学习,共同体验、探究科学活动的魅力。6月24日,他们已经率先尝试、利用10张卡纸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建造“过山车”,这一次,他们脑洞大开,带来了自己的创意,让全区参赛的孩子们大开眼界。


除了自己的创意,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动起来!


STEM活动

制作“过山车”,是一个典型的STEM活动。在学校里,老师们带着学生从情境导入、建模、测试自制过山车,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在研制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测验,分析影响小球滚动时间的因素,进行改进工程的讨论,最后得出一些关键结构知识点,很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些体验式、任务式的教学或 STEAM 教育实践活动能让问题探究更加充分,更好地体现和践行对学生的科学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此次比赛,是每个学校胜出的选手。比赛中,教师和学生必须团队作战,充分展示出各个学校的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过山车”具体制作程序有裁剪胶布、裁剪赛道、搭建支柱、粘贴赛道和手绘设计图等。参赛队伍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互帮互助,在120分钟之内完成了整个“过山车”的制作。





在最后的答辩环节,孩子们勇敢的站上台分享自己的创意思考,他们将自己探究中验证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制作中,侃侃而谈,颇有小科学家的风范。理工附小的孩子们分享了自己搜集用户需求—目标锁定“中国结”结构—力学原理验证构想的过程;站东小学团队讲述了自己不断测试、改进、再搭建的心路历程;龙成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代表出战,双眼含泪的勇敢说:“哥哥姐姐,我们没有做成功。”台下的孩子们用掌声向弟弟妹妹给予鼓励:加油!……建设路小学的同学说:通过今天的比赛,我们知道了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不易,但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以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

这次比赛还专门邀请到了铁二院的工程师李慧君阿姨,李阿姨感叹到:孩子们今天的表现实在太精彩了,今天的这个比赛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的同学们能够充分运用平时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并动手制作实践,相信你们今后一定能成为专业的工程师、科学家!


“双减”政策下

双减,减去了过重的学业负担、减去了校外培训的负担,学生解放了,教育回到原本的样子,这需要教师们坚持以生为本,创新思维,更新教育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和途径,让课堂从校内走向校外,大胆放手,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让课堂迸发出灿烂的创新火花。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