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进斯坦福吗?” | BBY MBA Podcast 第二期精华 2/2

发布于 2021-10-12 22:46

在上一期Podcast精华谈了“为什么要用WMM作为题目& 斯坦福文书解题”——这是一篇关于1)动力源泉 和2)价值观的essay”、“WMM到底应该怎么写——这不是一个选材的问题,是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以后,我们今天更新后半部分:我能进斯坦福吗(和其他顶尖MBA)吗

4

我能进斯坦福吗?

James:

我个人的看法是一个词:“选择”。真正能体现我是谁的,是那些hard choice,很难做的选择。我们既然在谈WMM,most,因为这个most,会放弃短期选择长期、或者选择长期放弃短期。很多人会说,对我最重要的是family,但是读完之后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家人给了钱、关心他、支持他,这些都不能说明家人对你很重要、只能说明你对家人很重要。如果真的要讲family重要,要思考,我为了家人曾经放弃过什么难得的经历、做了哪些两难的抉择,才能帮助我们思考WMM。

 

尽管这个题目在问what and why,但是笔墨最多的应该是how,如何践行、如何因为不能做而经历了挫折和改变、如何对WMM的理解不断加深,这才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而不是找一个与众不同的what。

Jinbo:

詹叔刚才说的,真的都是金句,经验的结晶,但是需要做才能理解,而做起来会发现很难。如果能做到James讲的,那么文章本身就是有一个很好的主线。但是这是一个你自我认识、深度思考以后的结果,它是个“果”,不是一个“因”,不能冲着写一个新颖题材、串的逻辑线本身是不是makes sense或者非常独特而去,这就成了搞创作,因为有很多选择、很多线的可能,而我们申的不是文学院,是商学院。

 

刚才詹叔提到了,家庭对我很重要的例子。想起来很多人问,大家都写了啥?想得到启发和灵感。能写钱、爱情,都行嘛?当然可以。但是中国人写的都是,beyond limit,strive for excellence,reach for the star, experience more,think unthinkable……当然这些都是可以的、很多人到最后也是这样的。但是有一些人写这些但没有思考的话,申请就变成了4A广告公司的作品。

 

同样也是N多年前,Admissions Director说过,很多人以为申请是marketing job,其实申请是auditing job。所谓的自我认识,不就是due diligence嘛?你是在做审计,好好审计一下自己经历了什么、反映了你的什么。但是大部分申请人,把它变成了marketing job,怎样投客户所好(AO是客户),AO反过来说:be yourself。然后我们问AO,what do you want?just tell us!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绝大部分申请人的思维。

想到曾经带过进了斯坦福的学员,和大家分享一下。(此处为了尽可能保护学员隐私,就不放文字稿了)当商学院说be yourself,是经过审视的be yourself,不是不动脑筋的be yourself(你看我有多牛哇;还有人把不好的去掉以后说,你看我还算牛吧。)所谓的be yourself是经过审视的、整体的。这位学员,不能说能力是最优秀的,但是是有自己的方向的。即使经过不断努力,最后仍然没有成功,甚至初衷都改变了(I’m not sure),这样一个人如果有努力的career方向,是更加有可能会走得很远,最终会取得很大的成功。

 

所有的录取其实都在赌,赌一个人的future,不是在赌一个人的过去。很多申请人在想,我的背景是不是足够好,这背后是觉得AO看的是过去,当然这个过去也是预测未来的指标。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过去很多是在一个有方向、有目标的前提下的表现,高考、考研、进外企。而当申请GSB、HBS的时候,说的是当你没有自己的方向,当别人不能给你方向、目标的时候,你能走多远呢?是这样的一个话题。如果说真的有标准,是有相通的标准:你是不是知道自己要干嘛、知道的时候有多大的恒心决心灵活度(足够open 、flexible)去实现目标。这是完全相通的,落到每个申请人身上是什么答案,那就需要做系统的自我认识和反思了。

James:

我来帮大家提一个问题,会有申请人问:当我做了self audit,然后be myself,我的WMM就是:过一个安稳的生活,为此我还放弃了升职的机会、放弃了难得的去三线城市锻炼、选择了一下班就回家、有时间就休假,我也做过艰难的选择——那么我能进GSB吗?

 

Jinbo:

我给你一个标准答案,AO经常给的:it depends。Depends on what?其实是的,如果你光听詹叔刚才讲的,肯定是进不了的,想都不用想,零。

但是,也是有可能被考虑的,那么就需要两个情况同时具备:1.人到了一定的时候突然想改变,WMM也是一样。这个时候我需要看的是:这个改变是真的还是为了申请喊了一句口号,很容易从你的essay里看出来。2.即便是过去失败、躺着,其实每一个人都在积累一些能力、成长、才华、想法、资源,那么这个东西你是否知道,以及在新的改变下你是否知道如何为自己所用,包括知不知道GSB的教育如何为你所用,这个问题显然很多人思考地很少。Why Stanford大家写的都是,某某课程很有意思,我没有学过,要好好学等等。AO每天看的都是这几门课不错啊,一天看几十篇这样的,要看几个月、每天都看这玩意儿,想死的心都有了。

James:

你刚才讲的我很同意。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我们做了自己的auditing之后,又能够be myself,我们是可以做一个自我评估的,这个评估是有一个标准的,即回到GSB的slogan,make change。意思是,你可以看看你过去做的所有东西,它都应该能够体现你是具备make change的意愿、勇气、胆识、能力或者是方法。如果你发现,比如过去躺平这件事情,它是不体现这些东西,虽然我是be myself,但是对于change life change world有什么价值呢?某种程度上没有。我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但是商学院没有必要在我身上投资。

 

另外一个事情你讲到你辅导那个男生的例子,我也觉得他其实是change了,或者try了,really hard,可能最后没有改变。我想讲的是,第一,那些小的日常生活中的small change,同样是有价值的,而不是真的要把一个公司改变,对于大部分申请人都是不可能的。第二件事情是,你try的过程和努力,可能比最后的结果更重要。知道他肯定是无法搞定某件事,单纯拿结果来看,肯定是很不符合斯坦福的,但是对方要看的就是你的思考、意愿、勇气,和曾经try了多少。这个可能对大家来判断自己的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Lahua:

如果我真的是superman,干嘛不可以躺平,还是可以change the world,但是前提是要讲你是superman,所以还是要讲who you are。

 

我又想quote一下Kirsten讲的encouraging worlds,水平很高,太深刻印象。她说我从事AO这份工作的原因,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有潜力的,只是很多时候没有被给予足够的信息、资源、甚至是self narrative去了解我们真正在哪些事情上有能力实现的。

 

James:

刚讲的这个,跟我们成立BeBeyond的初衷,是一致的。

 

Lahua:

还有这句话是更重要的:“如果在场的各位,如果世界上有比你们自己更大的事情值得去追逐,if there’s any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that’s worth pursuing,或者你们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什么,但是想要去找到这个事情,那么你们都值得走去这一步(走出斯坦福)。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没有人会相信你。”

 

Jinbo:

我来帮你说,真正的可能是,申请斯坦福或者其它特别好的商学院,起点是做好自我认识,本质上是做好两件事情:1)对自己有一个真正正确的评估。大部分人的评估都来自于外界,比如升学、升职,都非常简单,很少从多角度(特别是未来的角度)评估自己。但是显然作为一个27、28岁的人,我们的未来刚开始,这个评估是特别重要的;2)方向很重要,怎么去确定方向,方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职业发展、个人发展,都会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利。而这个过程中,去不去读商学院,只是一个中间的stop,一个驿站。

这也是很多BBY学员,拿到顶级offer不去了,因为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干嘛。很多人当初是为了申请MBA来的,但做好这些东西会说,MBA不是我要的。我立刻就能想到2、3个人都做到了小有名气的大佬,当初放弃了MBA,因为他知道他们要干嘛。这个是我们真正在做的事情。这个跟刚才stanford的AO讲的话,本质上是一样的,无非是指向了Stanford录取的结果,我指向的是,

我们把这个问题想清楚,那么要不要去Stanford,能不能去Stanford,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以上就是Podcast第二期的精华内容,如果你对此很有感触,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阅读:

  • 昨天斯坦福开始发面试了,正好谈谈斯坦福录取核心 | BBY MBA Podcast 第二期精华

  • 假期阅读 - 关于斯坦福录取标准的深度解读 | BBY MBA Podcast 第一期精华

关于BeBeyond的服务:10月班招募!| BeBeyond MBA第二轮申请全流程服务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