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知识拓展三、四-2022届高三政治复习
发布于 2021-10-13 07:15
【知识拓展三】
1.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为谋求生存和不断发展而做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是企业家用来指挥竞争的经营艺术。
在制定经营战略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企业与顾客、用户的关系;企业与供应者的关系;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企业与经销者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与社区的关系;等等。
2.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1)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
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不同,收益也不同。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投资收益有名义收益与实际收益之分,投资追求的是实际收益。计算实际收益应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以储蓄存款为例,实际收益=本金×(名义利率一通货膨胀率)×投资期限。
居民投资方式与投资风险
不同点 | 项目 | 储蓄存款 | 股票 | 债券 | 商业保险 |
性质 | 储蓄 | 所有权证书 | 债务证书 | 风险保障 | |
收益权 | 取款获息 | 取得股息或红利,经营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收益 | 定期收取债券利息 | 按保险合同,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 |
偿还方式 | 按存款言式获得本金和利息 | 不能退股,只能转售股票 |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到期必须偿还本金 | 当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 |
流动性 | 活期更强,定期较差 | 强(上市的更强) | 强(上市的更强) | —— | |
收益性 | 较低(活期更低) | 高 | 较高 | 具体分析 | |
安全性 | 高 | 低 | 高(国债更高) | 高 | |
流通性 | 无 | 强(上市的更强) | 强(上市的更强) | —— | |
相同点 | 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
说明:
①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流动性愈大愈容易变现,例如,股票的流动性就大于房地产。
②流通性,简而言之就是有价证券转让是否顺利。
③债券与股票的种类多,它们之间的流动性与流通性不能简单比较。
(2)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从总体看,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种,即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又称债务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所获资金将构成企业负债,需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
股权融资,又称权益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实现增资扩股的一种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主要可分为公开市场发行和私募发售两大类,所获资金将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分享企业的盈利与增长。
对企业而言,股权融资的成本一般要高于债务融资成本,股权融资的风险通常小于债权融资的风险。
但对投资方而言,投资股权的风险通常大于投资债权。
3.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1)社会保障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网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和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2)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比较
商业保险 | 社会保险 | |
性质 | 自愿行为 |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
经营目标 | 追求利润 |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
经营方式 | 保险公司经营 | 由国家经办 |
费用来源 | 全部由个人承担 |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 |
保障对象 |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缴费的人 | 法律规定有权利享受社会保险的人 |
保障水平 |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 保险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
4. “六稳”和“六保”
“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必要性: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一是经济增长不稳。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大范围停滞,导致投资、消费、进出口快速下行,经济负增长。二是经济主体陷入危机。疫情冲击下,企业部门、家庭部门、政府部门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和家庭收入下降,陷入现金流危机,时间一长,可能破产。政府部门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导致债务积累、赤字增加。三是金融风险加大。疫情的不确定性给金融市场投资者造成严重干扰,导致预期不稳,资产价格波动性上升,金融市场动荡。而疫情冲击下企业、居民收入下降乃至破产也会传导到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机构资产损失,并进而威胁金融稳定。四是内外经济失衡。疫情冲击给进出口造成重大影响,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均呈负增长。疫情也会影响资本收支平衡,引起汇率波动。此外,世界经济出现前所未见的负增长、负利率、负油价、负收益,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严重恶化。
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外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对一系列新挑战和新风险。鉴于此,中央及时做出新的安排,在扎实做好“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形成了“六稳”加“六保”的工作框架。
二者关系: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要看到,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知识拓展四】
1.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中,总量平衡是指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二是由国外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进口。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形成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国内消费需求;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出口。
2.货币政策及其运用
(1)含义: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2)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信贷政策、人民币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等。
(3)运用:
货币政策 | 宏观经济状态 | 具体政策工具 | 政策效应 |
紧缩性货币政策 |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时 | 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政府出售有价证券,回笼货币 | 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 |
扩张性货币政策 | 社会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出现通货紧缩时 | 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政府购入有价证券,释放货币 | 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 |
3.财政政策及其运用
(1)含义: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2)工具:税收的变动,发行政府债券,财政转移支付,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3)运用:
财政政策 | 宏观经济状态 | 具体政策工具 | 政策效应 |
积极的财政政策 | 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增长滞缓,有通缩压力 | 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公共投资,减税征收等方式增加有效需求 | 增加有效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 |
紧缩性财政政策 | 经济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有通胀压力 | 通过紧缩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公共投资等方式减少有效需求 | 减少有效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