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泄私愤自焚,危害公共安全被判三年刑!
发布于 2021-10-13 20:30
可能有人会想
我只不过烧个纸巾
吓一吓某人而已
又不会造成火灾烧到别人
这样的想法错误且极其危险!
不管放火烧的是
自己的东西还是他人的东西
只要危害到他人安全
就触犯了放火罪!
千万不要为了
泄愤、恐吓或开玩笑而肆意放火
等到眼前一片火海
怎么悔恨都来不及了
近日,晋安法院审结了一起放火罪案件,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

2018年以来,被告人王某某因农场经营问题与戴某存在矛盾纠纷。

2020年1月9日6时许,被告人王某某为发泄私愤,通过放火自焚,先后在福州市晋安区某食品储藏室和自己卧室,利用打火机、汽油和纸巾点燃物品,造成现场起火。卧室着火后,王某某因害怕、后悔,企图灭火未果,在自救的过程中摔倒昏迷。

之后农场员工谢某某发现火情立即报警,群众及消防人员在现场实施救火并将烧伤被困的王某某救出。被告人王某某此次的放火行为造成房屋烧毁及其本人身体多处烧伤的后果。

晋安法院经审理认为
被告人王某某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已构成放火罪。案发后被告人王某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之规定,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三年。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没有一帆风顺毫无挫折的人生,也没有过不去的坎。管理自己的情绪,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本案中,王某某出于发泄私愤放火自焚,选择了最错误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不仅造成房屋烧毁及其本人身体多处烧伤的后果,还让自己深陷囹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来源 | 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法院
编辑 | 李九岁
▶习近平: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
▶中共福州市委重要决定!
▶【市域社会治理】小事不出楼栋 大事不出社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