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何展欣 | 解读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

发布于 2021-10-14 09:08

R E A D

解读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

读《有效教学》有感

中山市板芙镇第一中学 何展欣

在阅读《有效教学》之前,我并没有深入思考过什么是教学。虽然自己接受了十余年的教育,遇到过很多优秀的教师,自己在毕业之后也成为一名教师,但我对教学的理解仍停留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个最粗浅的层面上。在粗略读过《有效教学》后,我对教学的理解更具体、更明晰。编者从与教学有关的案例着手,从学术专业的角度向我们呈现“教学”的涵义演变过程,并提供了教学的规定性定义: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但是在此之前,编者首先探讨了“教学之所以为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因为假设没有一种标准能够判断什么行为属于教学,什么行为不属于教学,那么我们探讨教学的定义是无意义的。

引起意向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任何一种行为中没有学生的参与,都不算是教学,任何一种行为脱离教学目标,也不算是有效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教他所想教,而不教学生所需学或者社会所需要,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独角戏,而学生毫无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前需要明确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学生也需要明确自己要学习什么,因为目标越明确,学生达成目标的愿望越强烈。因此,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常常会通过设计问题情境、趣味游戏、实验演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意向往往会因为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影响下而逐渐减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把握教学环节和节奏,适时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延伸学生的学习意向。

分析下来,这四元素具有逻辑性、程序性、必要性,且每一个元素并不代表某一个教学环节,而是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起始到结束的行为链,是共同支撑起有效教学行为的主体框架。根据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中的四元素,我们可以自省,过去的课堂中的行为是否属于教学?或者是否属于有效的教学?只有当我们清楚知道哪些行为属于教学,哪些行为不属于教学时,我们才能继续探讨“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