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星人自救手册:怎样练就社交牛逼症?
发布于 2021-10-16 22:10
在大家都恨不得把“社恐”二字刻在脸上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人坐不住了:
他们能和陌生人侃侃而谈,热络到仿佛对方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
他们无惧任何眼光,“情到浓处”能直接表演十八般武艺,组成一台行走的“春晚”;
他们也是现代社会的侠士,路见不平一声吼,斥退魑魅魍魉,不留功与名。
他们,就是号称“人类社交天花板”的“社交牛逼症”,简称“社牛”。
对于社恐患者而言,与其翻遍社交百科全书,不如参照身边的社牛人士,沉浸式学习社交方法。
# 社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
社交牛逼症一词,源于古早网红“马牛逼”。
他贡献过的名场面,包括在地铁上大声自我介绍、宣称父亲有不孕不育、穿外星人衣服在公开场合跳舞等等。
在社恐成风的当下,社牛的出现无疑给广大社恐患者带来了一丝向上的希望。
要想向社牛学习社交技巧,恰如其分运用于生活中,首先还得分析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社牛。
01
社牛的成因
1、原生家庭
社牛往往不是单个分布,而是以家庭或是家族为单位。
通常来说,大部分社牛的成长氛围较自由、开放,其家人也在社交上游刃有余。
当你认识一个社牛,不妨去看看他爸妈,或许你会感受到社交天花板之上的社牛宇宙。
2、天生钝感
渡边淳一曾提出“钝感力”概念,“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社牛有一种天生的钝感力,这让他们在社交中所向披靡。
别人不敢说的,社牛张口就来,委婉含蓄不存在,玩的就是实诚。
02
社牛的本质
并非哗众取宠,
而是快速适应新环境
需要明确的是,网络上跟风出现的#社交牛逼症#视频,大部分都是在哗众取宠,他们做出怪异或不礼貌行为引路人侧目,本质是以卖丑获得流量。
图|知乎用户@香港365天
换句话说,这种快速适应的能力才是社牛的精髓。
03
社牛的要点:自我认同
然而,社牛并非风云人物的专属标签。
仔细思考,你的身边是否也有几个活泼大方的开心果社牛,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能迅速和在场之人打成一片?
因为支撑他们成为社牛的关键要素,不是成绩、样貌等外在因素,而是他们内心对自我的认同。
心理学界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主要标尺之一。
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而信心和自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社牛的内心平和,自我价值感较高,很少将自我认知寄托于他人的评价之中。
他们能大大方方表达自我意见,并不害怕因此被人讨厌。
即便在社交时开口说错话,他们也会认为只是无足挂齿的“小问题”。
04
社牛的行为特征:
比起虚拟,更爱现实
社恐患者通常不惧怕线上社交场合,他们更愿意在网络的匿名性中“冲浪”。
躲在面具下与人线上交流,是社恐的强项。
然而,社牛却与社恐截然相反。
纵观许多社牛人士,有很多人在网络世界或许并不活跃,因为现实世界足够精彩,他们不需要网络带来的虚拟交流感。
社牛更倾向于和不同的人群交流,并自发融入各种现实环境,通过真实的声音、表情、动作感受沟通的美妙。
# 我们该向社牛学习什么 #
01 勇敢出击,建立自我认同感
从前文可知,社牛通常拥有稳定且强大的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的来源十分丰富,可以是一次靠前的排名、一场不错的表演,也可以是一次完整的、与陌生人的沟通。
是的,是完整,不是完美。
因为对社恐患者而言,完成一次沟通比完成一次完美的沟通要重要得多。
如何开启一次沟通?
校园里的社牛通常会这么做:
1 对陌生人展露微笑,主动say hi;
2 询问TA年级、文理科,试着找共同朋友、共同的任课老师作为话题点;
3 对TA的话语给予眼神与点头等回馈,表达你对TA的认可。
数次积累,从小步伐迈起,你或许会收获更多社交经验,内心也会在一次次突破中磨练强大。
02 放下恐惧,拒绝回避型奖赏
社牛从不会因为恐惧而放弃交流,相反,他们具备十足的“被讨厌的勇气”。
而社恐则容易因恐惧,沉浸于“回避型奖赏”中。
回避型奖赏,指的是当人因恐惧而放弃某事后,从长舒一口气中得到的满足感,就像“劫后余生”。
图|网络
如果你是社恐患者,回想一下,你是否时常会因为恐惧与他人交流而远离人群,一边孤立自我,一边像心头放下了大石头?
然而,一旦沉浸于回避型奖赏之中,你就会更加惧怕你所惧怕的事件,形成恶性循环。
打破这种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变心态、放下恐惧,认识回避型奖赏,在自己想逃跑的时候自我提醒:
我在恐惧什么?
只是说出一句话而已,有必要像见鬼一样逃跑吗?
逃跑能解决问题吗?
下一次是否还会这样?
然后,尝试用更为主动的方式面对一切。
你会发现,与人交流没有那么可怕。
03 松弛自我,视社交为一场通关游戏
社牛之所以对社交游刃有余,甚至如鱼得水,是因为他们从未用紧张的心态对待社交。
社交对于他们而言,是生活中极为寻常的组成部分,没有社牛会在开口和陌生人说话前在心里倒数321,他们只是想到就去做了。
如果你还无法像社牛一样自然,那么尽量将自我松弛下来,至少,不再将社交视为洪水猛兽。
你可以将你在社交中感到害怕的事情做一个焦虑清单,从易到难依次排列,用游戏的心态对待。
图|网络
比如:
和同学主动沟通是一级,
和老师主动沟通是二级,
和陌生人主动沟通是三级,
在讲台上讲话是四级,
你可以依据内心的判断做出排序。
然后,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每完成一级任务就像打游戏过了一关,此时,你也可以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奖励。
游戏的乐趣会带你冲击以往所惧怕的场合,你的心态也会逐渐松弛,在面对社交时更有弹性、更为灵活。
说不定,当你完全通关后,你会摸到“人类社交天花板”,正式加入社牛阵营。
04 对未知世界保持热情与好奇
社牛之所以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取愉悦的社交体验,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活力,对世界长存热情与好奇心。
社交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打开未知世界之门的钥匙。
你可以将不同的人视作一本独一无二的书籍,你与他交流的过程,就是去获取他人生故事的过程。
你会在彼此交流中感受到交往的乐趣,也会感受到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想与不同的色彩。
社牛,都是优秀的探索者。更重要的是,探索得越深,你就会对自己了解越深,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他者就像一面镜子,你既会看到别人,也会看到自己。
# 写在最后 #
图|微博用户@GODVCENT
其实,社牛不是与世界相处唯一的选择。
如果你因自身社恐产生困扰,不妨试着借鉴本文,勇敢迈出第一步。
但如果你并非恐惧社交,只是单纯的享受独处,那么你的生活方式并没有问题,也不需要纠错。
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tie tie都希望你能感受到真实的舒适感。
晚安。
互动时间
你是社恐还是社牛?
留言区见
你可能还想看:
· Take It Eeeeeasy ·
你来吐吐苦水 我来加糖去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