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管理正规化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发布于 2021-10-16 22:44

无论大的还是小的公司,组织经常会谈到一句:我们的管理需要正规化。

这个时候有几种可能,一是车轱辘话,重点是政治正确,正常人听着应该都会觉得是对的,虽然具体不太清楚需要做什么。二是表达真实的需求,并且明确知道自己表达的是什么。三是表达真实的需求,但是表达的和实际想到的并不一致。

那么我们在谈论管理正规化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呢。我从一个民航安全相关从业人员的角度谈谈我的理解。

一、以民航安全为例,管理正规化是什么

民航的安全工作其实就如很多其他行业的安全工作一样,很多工作开展的价值是无法得到验证的。或许因为某项安全工作的开展,得以避免了差错的产生,但正是因为没有差错产生,所以你无法知道起效了没有。

预防性的安全工作本就如此,你很难知道到底有没有用,或者哪一项有用。

所以民航安全的管理正规化是什么呢。我总结的观点是:事事有标准,做事按标准,人人讲标准,标准在迭代。

《机长的一万天》这本书里总结了航空业这个大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四个要点:建立及时的错误反馈系统,有成熟方案就不要使用新方案,紧急情况下治标比治本重要,处事不慌是可以刻意练习的。

有成熟方案就不要使用新方案这一点其实挺有意思。说明民航对安全的追求不止在不正常事件的“预期值”管控上,在“标准差”上同样重视。

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直白点,民航想要的安全是又好又稳。

二、管理正规化是不是行为的手册化

那么是不是说,我们把管理行为全部都写到手册这就是管理正规化了呢。我觉得不是。

可以这么理解,行为的手册化是管理正规化的工具之一,但不是全部。还是回到之前提到的观点:事事有标准,做事按标准,人人讲标准,标准在迭代。

管理正规化应该是一个链条,而行为的手册化只是这个链条上的一个点,姑且算它是起点,再往后面推敲应该至少还有以下这些内容。

在行为的手册化之后,我们还得确保自身的行为是按着手册执行。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标准是否合理,二是标准是否得到监控。

接着还有员工的手册文化意识,也就是所谓的SOP文化。在现在很多提倡创新的互联网公司已经不怎么提SOP了,至少外面的人以为是这样。但民航业还是一个强调SOP的行业,这不是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是说对于民航来说,SOP这样的玩法更适用。

最后一个,标准是需要迭代的,并且这才是管理正规化的灵魂。没有标准的随意创新这是进化论的路子:随机基因突变加自然选择。而这套打法背后的冗余成本公司根本无法承担。

所以一定是有了标准后,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而去调整标准这才是迭代。迭代是有方向的,进化则没有。

三、“保留存量,抛弃存量思维”的适用的范围

有句其实蛮深刻的话,叫做保留存量,但抛弃存量思维

深刻归深刻,但我觉得它有它的适用范围。这话的重点在存量思维这事上,在现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背景下,存量思维确实更多的变成了一个成功的障碍。

比如你之前按着一个方式做一个事,成了。放在以前,那个变化远没现在快的时代,你就按之前的模式接着做,应该也能接着成。

但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一个模式之前管用,但很快可能就不管用了。如果你还存在着路径惯性,靠着存量思维去做事,那肯定就是不行的。

抛弃存量思维的核心思想就是,每次你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丢弃掉之前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影响,重新再把这事想一遍。其实这有点像什么呢,像那个打败所有会下棋人类的人工智能阿法狗。

它的思维模式就是把每一步都当作第一步,不去管之前造成利弊得失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保留存量,抛弃存量思维”这个心法对于管理正规化不是非黑即白的东西,不是说为了管理正规化我必须要有存量思维或者必须不能有存量思维,它按你管理的事物而定。

对于安全,我们大概率是需要存量思维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安全管理上采用路径惯性其实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原因之前说过了,对于预防性的安全措施,我们很难验证到底有没有用或者具体哪一部分有用。因此只要没出事,我们就按之前的存量模式继续做着,直到出事为止然后打上新的补丁。

而对于那种市场环境变化特别快的领域,不要依赖存量思维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经管理规范化模式的灵魂。

四、如何管理正规化

关于管理,华为有一个打法我觉得很值得学习借鉴。那就是对于某个值得推广的制度,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在如何管理正规化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同样适用。因为我觉得但凡提出这个需求的组织,它应该还是处于初、中期阶段,那么它必然可以在行业内找到已经成熟甚至卓越的标杆模式。

如此的话,即使可能面临两者环境有所差异,但依然值得并且应该在略加变化后搬过来先执行起来,并且是那种很严肃很严格的执行,无论是否水土不服,先照做。

然后在一段时间的执行之后,才有资格谈优化的事。那个时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别人的模式进行调整、完善和创新,我觉得才是有价值的调整、完善和创新。

最后一步是固化成自己的血肉。如果跳过僵化直接优化和固化,我觉得这背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智商优势在作祟。总觉得自己可以比别人更优秀,更理智。僵化啥呀,费时又费力,我直接改良。

但年纪越大,我越觉得有句话真有道理,慢就是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