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于 2021-10-16 23:2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1,时代背景
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和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文艺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局面。斯大林时期的国家用“一统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视文学艺术在培养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学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传目的”,许多作品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向青年灌输“共产主义理想”。
官方强调文学用“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文学艺术要完成这种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体现社会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英雄人物。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主题是歌颂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歌颂党和领袖,塑造苏维埃新人的光辉形象,苏联文学的任务就是根据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创造出一个绝对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物并把他描绘得真实可信。奥斯特洛夫斯基响应官方的号召开始撰写《钢铁》,保尔朴素的阶级感情、狂热的献身精神、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和对领袖的绝对服从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线所需要的。
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
奥斯特洛夫斯基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也是本书保尔·柯察金的原型。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1904年9月29日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 ,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
年轻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生活十分贫苦。他1904年生于乌克兰工人家庭。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做过杂工。1919年进发电厂当司炉助手。同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
十七岁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带头参加修建一条铁路支线的艰巨工作。而就是在此期间,奥斯特洛夫斯基感染了伤寒,在家人的照料下,勉强的活了过来。而当他康复后,他又立马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边劳动,一边在技校学习。但伤病之身,经不起过度辛劳,健康状况越来越糟,他被送进疗养院进行理疗。病情稍有好转,又返回基辅,和许多共青团员一起,在没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抢救木材,他再次病倒了。十八岁时,医疗鉴定委员会为他签发了一等残疾证明,但他藏起证明,继续要求安排工作。
1924年8月3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加入共产党,当时20岁。之后曾任共产主义青年团舍佩托夫卡地委书记和沃伦州团委委员等职务。他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身体终于垮了下来。医生认为他前脊椎受过暗伤,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了严重伤害。尽管组织上对他加倍关怀,23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还是全身瘫痪了。
1930年4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妻子搬到莫斯科,住在克鲁鲍特金大街一条僻静的胡同里。秋天,他开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为原型,所描写的保尔·柯察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在全苏联范围内,激起了巨大的反响。国内一些知名人士和著名作家纷纷写信向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崇高的敬意,老作家妥拉菲莫维奇和列宁的弟妹特意赶到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在的疗养院,向他表示祝贺。钢铁,终于炼成了!
3,保尔·柯察金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孩童时期由于报复了邪恶的神父,而被学校开除。后来,在车站食堂当杂役的生活中,他受尽了凌辱。所以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而在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所在的村庄被红军解放。在老布什维克朱赫的帮助下,保尔逐渐成长。而后,保尔·柯察金在哥哥的建议下,加入了苏联红军,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在一次战斗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他的伤寒,也是在修建铁路即将完成是染上的。而这,也导致了肺炎。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这是他第四次战胜死亡。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
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邻居家女孩加莉亚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4,书本赏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的一部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艺术典型。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并不把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刚强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认为是在英勇的战斗和艰苦的劳动中,在刻苦的学习和严格的律己中锻炼出来的。
小说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过的是最底层的苦难生活。年轻的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柯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布琼尼骑兵团中转战疆场,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以惊人的忍耐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出院后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并且在爱情问题上也有着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主题。保尔在凭吊女战友娃莲的墓地时所说的那段话,就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也是对小说这一主题的阐发:“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正如保尔·柯察金的这句话,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的新青年,我们也要像保尔·柯察金一样,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拒绝躺平,站起来,锻炼自己的身心,将自己,锻炼成一块无坚不摧的钢铁,jiang将自己,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图文/男寝621
排版/男寝621
审核/工程分团委新闻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