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星空、割耳……关于梵高你还知道什么?

发布于 2021-10-17 00:28


提起梵高,你眼前是否立刻浮现出一片明艳热烈的向日葵?


向日葵(1888)

抑或是想起了著名的拿刀子割下左耳、在麦田中开枪自杀的事件?

但若是再问一句:还有什么吗?能继续谈论的人就不多了。

“我们对梵高了解得太多,又太少。”

这句话来自《看见梵高:孤独与伟大》一书,恰如其分地道出许多人对于梵高的熟悉与陌生。

自画像(1889)

关于梵高,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


梵高的第一次艺术接触

不同于那些年少成名的艺术家,少年时期的梵高没有显现出特别的艺术天分。

他真正开始接触艺术,始于第一份工作:在古皮尔画廊做雇员。

梵高对于英国艺术并不感兴趣,他深深地被自然写实艺术家所吸引。他会在给弟弟的信上画些小素描风景,借此分享旅游所感。

Austin Friars Church (1874)
彼时梵高在伦敦,20岁的他已经拥有90磅年薪,这个数额远超他的父亲,可谓事业得意。

不过,他陷入了对房东女儿的狂热单恋中,求婚失败,郁郁寡欢,无心工作。这就是后话了。


躁动的梵高与骚动的色彩

梵高自小就被认为性格乖离,青年时期后一直都有严重的社会适应问题。“割耳”事件之后,他真正被冠上了“疯子”的称号。

不少艺术史学家认为,梵高并非疯狂,这是艺术家性格的表现,因为艺术家总是比较敏感而不拘礼俗。

但现代医学专家认为,他是一位典型的躁郁患者,他的精神状况也成为现代精神医学研究中关于艺术家特质与躁郁症关联性的重要范例。

星夜 (1889)

在梵高生命的最后时期,表现出惊人的创作量,一天内甚至画出两三幅画作。

在极快速度下完成作品,色彩鲜明而高度具有对比性,常有激动或漩涡状的笔触……这些都与医学专家的躁郁临床研究一致。

罹患精神疾病令人扼腕,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何尝不是病症同梵高天分的结合,打造出这个绝世画家和传世画作呢?



《红葡萄园》是梵高生前唯一卖出的作品,卖出了400法郎的价格。

在收获季节,圆盘大的夕阳的照射之下,人在乡村道路上留下背影,农人弯腰收成,一切景象都沉浸在酒红色的葡萄园中。

红葡萄园(1888)

高挂着的平静而圆满的金黄夕阳,宛如上苍对辛勤者收获的见证,令人感受到风景中有一种安静而温暖的力量。

这幅画是梵高离开巴黎后所作。他来到亚尔,被拉克劳平原上收获的麦田、灿黄的向日葵深深触动,盛情邀请高更南下共同创作。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在高更的影响下,梵高的画面中逐渐出现带着象征性的、单纯而浓烈的色彩。
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关于梵高,我们要知道的可不只这些。

从《看见梵高:孤独与伟大》一书中我们还可以窥得:
在精神病学上,有以梵高命名的病症?
梵高和日本有什么关系?
亚尔这个地方,对梵高而言意味着什么?
《麦田群鸦》是梵高传世的最后一张画作,里面隐藏了什么?
……

梵高生前的10个重要节点10个画作关键词5个梵高身后的“疯梵高”现象梵高游踪高年表,都在书中,一网打尽。


《看见梵高:孤独与伟大》是系列丛书《写给大家的360度艺术启蒙书》中的一册,这套高质量艺术读本一共五册,还有你想了解的夏加尔、雷诺阿、莫奈、高更

如果你还想知道:
莫奈的《日出·印象》如何得名?
高更在人生晚期,为何心头萦绕着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
夏加尔如何表现爱情主题?妻子去世对他的画风有怎样的影响?
雷诺阿为什么尤其喜爱把身边的人物当做模特?

翻开这套丛书,你会得到想要的答案。



▲识别上图,了解更多图书信息▲

带你深入了解他们的艺术人生,让名家不仅仅是个“名字”。

好书难得,我们决定,将这套书免费送给开通/续费「知识年卡」的朋友,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全集5册装,893幅精美插图,导览式解读、沉浸式体验,你的艺术展览参观宝典!

为什么要送你这套《写给大家的360度艺术启蒙书》

01

梵高 | 高更 | 雷诺阿 | 莫奈 | 夏加尔

那些熟悉而陌生的艺术家

《看见梵高:孤独与伟大》

他在世时,是邻居口中的疯子,同行眼中的怪咖,家人心中的失败者。

他逝世后,作品屡创拍卖天价,以他名字命名的美术馆每年涌入数百万朝圣者……属于他的荣耀注定与他擦身而过。

从“丝柏树”到“星空”,带你看经典名作背后的情感与奥秘;从信仰到自杀身亡,从割耳到感情受创,细说他37年不断奋力挣扎的曲折人生。

通过画家传记152幅配图10个关键词的解读告诉今天仍受他作品感染的艺术爱好者们,梵高是如何用燃烧的灵魂照亮夜空,让“梵高”一词不朽的。

《发现高更:在孤独中飞翔》

130年前,高更踏上塔希提岛,一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南太平洋小岛。

他来自文明却渴望原始,他看似放荡不羁、抛家弃子、晚年落魄,却活出真实的自我,用艺术证明人生真正的得失。

▲识别上图,获取详情

他说,他终于明白快乐与生活的艺术,那是野蛮人教会他的事。


高更相信什么?坚持什么?他与梵高究竟关系如何?《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与高更又有几多相似?

通过画家传记197幅配图10个关键词的解读,聚焦高更的人生,一步步引领我们认识高更传奇的一生与他的艺术世界。

妇人们享受交谈的生活情绪,画面色彩鲜艳,让人联想起埃及壁画中对于人类形象特征的提炼。(Page 118,Part 2)

今天我们不去市场(1892)

《感觉雷诺阿:人生的艰难与美好》

在印象派人气画家雷诺阿的作品里,女性是快乐与愉悦的。

他曾说:“如果不能让我快乐,我宁愿不动笔。”

无论是少女、少妇、裸女,还是花朵、风景与阳光,在他的笔下尽是幸福味道。

通过画家传记198幅配图10个关键词的解读,赏析雷诺阿的艺术创作主题;

从陶瓷少年到印象派大师,从爱恋到晚年病痛,记述了雷诺阿八则精彩的人生故事,带领我们走入法国美好时代,与雷诺阿的浪漫唯美相遇。

雷诺阿画着画家友人、收藏家的幼年子女,那种娇憨与天真,最是令人喜爱。(Page 134, Part 2)


提着浇水壶的女童(1876)

《爱上莫奈:光与生命的信仰》

莫奈被世人誉为“光影魔术师”,他在光影上的造诣无人能比。


从清晨到暮色,从春时到冬日,他用画作定格大自然中难以捕捉的光影时刻。

识别上图,获取详情

他的生命跟妻子分不开,从少女到少妇,他用画笔注视着挚爱女子的青春身影。

他的生活与花园分不开,为了使吉维尼花园日益完善,他花了毕生精力,并认为那才是他“最美丽的经典之作”。

莫奈的一生,是与美丽相遇的一生,他让印象成为永恒,让自然蕴藏无限。

通过画家传记182幅配图10个关键词的解读,导览式地讲述了莫奈的一生,让人在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中了解莫奈的生平与理念。

橘红的船只、嫩绿的水草,白帆、蓝天、与绿树,和它们的倒影,细细织成一面色彩之网。(Page 152,Part 2)


阿尔让特伊的红船(1875)

《梦见夏加尔:浪漫的狂想》

在夏加尔的画里,提琴手和母牛都在故乡犹太小镇的天空中飞翔;妻子贝拉是他如影随形的伴侣和灵感来源,终其一生他都在作品里歌颂与她的爱。

他在创作中结合了各种流派和风格,却没有追随任何一派。他更喜欢集各家所长,再发挥他颇具传统意味的想象。

本书讲述了一个俄国乡下的鱼货搬运工的儿子,如何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跨越国界,感动世人的故事。

为什么他的作品总让人感到幸福?他身为犹太人,是一种磨难还是恩宠?他的想象力如何能颠覆地心引力,让动物飞天、时钟长翅膀?

热闹的音乐会场景,糅合了塞纳河畔、巴黎铁塔、圣母院、凯旋门等影像记忆,表现出波西米亚气息。(Page 150,Part 3)

音乐会(1957)

通过画家传记164幅配图10个关键词的解读让夏加尔的一生逐渐清晰,让艺术爱好者们可以慢慢走进他那卓越、彩色且充满诗意幻想的艺术世界。

02

两条路径,更快走近艺术家

《写给大家的360度艺术启蒙》丛书以两条路径“接近”艺术家:传记与作品


前半部的传记,叙述艺术家线性的生涯与发展,后半部的关键词解读,聚焦于风格分析与围绕该作品主题的跨时空对照。传记与作品赏析的内容,交集互补。

阅读丛书可使读者直接面对原作,感受形色之美,得到经验延伸,而关于画中的光影缤纷,不仅仅有文字对于画面的叙述或者与色彩的分析,更牵涉到生活品味与都市情调。


这样的介绍脱离了沉重的历史、文学掌故门坎、西方文化观点的屏障,直接诉诸造形与色彩魅力,让读者感受洋溢着现代精神的艺术风貌。

如此的主题与结构安排,希望能提供给你新颖鲜活的艺术阅读经验。

03

原画展示,流畅阅读

16开裸背锁线,流畅展现跨页画作,摆脱艺术书巨大而沉重的束缚,轻松翻阅。

舍弃古板的批注形式,采用Box式注释,补充正文中的细节信息。

整理画家生平与重大事件,细心策划呈现艺术家的生命轴线。

现在开通/续费「三联中读知识年卡」,这套《写给大家的360度艺术启蒙书》免费送给你!



恭喜!三联中读·知识年卡,会是你今年最值得庆幸的一项精神投资

这里有200+艺术美育类好课,为你提供秋日的第一顿精神饕餮。

部分艺术美育类课程概览
张敢·看懂西方现当代艺术》,为你全景式解读大师、名作、流派;
《发现毕加索》,开启现代艺术的奇幻之旅;
《艺术巨匠伦勃朗》,带你走进绘画史上的“荷兰黄金时代”
……

如果情愿花半个月追完一部热播剧,花半小时刷掉一百多个多个短视频,何妨,每天花上15分钟,捡拾几颗历史遗珠,咂摸两个趣味十足的文化掌故——

《了不起的世界文明》音频课下的留言


等车、候机、睡前、通勤、发呆、饭后,在你将要感到兴味索然的那些时刻,请点开三联中读App,让这些有嚼头的好节目,把你的零碎时间编织成幸福的璎珞——


《博物馆观看之道·世界篇》音频课下的留言


“打工人”的一种无奈是——内心世界虽浩瀚广阔,可每日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格子间一隅。


《张敢·看懂西方现当代艺术》课程下的留言


像秋日的一杯暖心热茶,又像是慢火细煨的老火靓汤,天长日久变成一种成瘾式依恋。那感觉,有点像——用上三联中读App后,就再也离不开了。

告诉你一个秘密:钻牛角尖时,听一段孔孟;心累了,宜抱紧老庄——

《谁塑造了我们·第一季》音频课下的留言

建议你权衡这样的性价比:用享受一次餐馆的费用开通知识年卡,换来的这顿精神筵席,足够吃上整整一年。

知识年卡中,不仅含有顶级学者、文化大咖亲授的近300套人文好课,还有500多部有声书近1000节好书精讲……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