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见底,我们有什么机会?
发布于 2021-10-17 08:33
提示:
周五(10月15号),密集出来了四条和房地产相关的新闻:
第一条:央行:恒大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将配合做好项目开工的金融支持;
第二条:地产开发贷增速大幅下滑,央行回应楼市关切:指导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房地产金融审慎政策;
第三条:央行:已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
第四条:央行:少数城市房价回稳后,房贷供需关系也将回归正常。
第五条:10月15日下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在北京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会,住建部房地产司司长和中房协会长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是听各家房企对近期房地产运营情况发表观点,摸底房企面临的困难。
各家公司代表大体结合各自经营情况及市场现状发表观点,主要诉求集中在希冀调控政策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适当松绑,包括稳定市场预期、支持刚需购房及调整土地价格等。
上面这5条新闻,是房地产行业这轮调控,政策见底的表现。
之前,9月24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相较二季度例会,本次例会新增“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表述。
这是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见底的标志。
最近一年多以来,土地交易市场逐渐趋冷,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土地拍卖出现冷场现象,流拍比例大幅增加。
北京第二次集中供地的43宗地中,仅17宗获房企报名,26宗延期(延期原因,无人报名)。
杭州共拟出让31宗地,17幅土地终止出让。余下14宗中,9宗地块(含1宗人才租赁用地)以底价成交,其中有5宗由地方城投公司竞得。
让城投公司竞买,等于地方政府拿左口袋的钱放进右口袋,实属无奈。
另外,有些体量不小的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比如恒大、宝能等企业。
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开始坐不住了。
哈尔滨、长春,政府出台了鼓励购房的政策。
政府调控房地产行业,并不是把房地产行业打死,调控的根本目的还是遏制商品房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而不是大幅度地降低房价,房价温和的上涨、温和下跌,年涨幅和跌幅在10%之内,都是政府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一个城市的主城区的房价跌个20%,政府大概率会出来救市。
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见底,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意味着什么?
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机会呢?
我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地产股已经差不多见底了,对于对地产行业和地产企业有深入研究的投资者来讲,可能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地产股在本轮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市场的悲观预期非常严重,导致地产股跌幅很大,一些稳健的头部公司的股票,已经被低估,跌出了价值。
即便“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房地产股也很难大幅下跌了。
房产税是个长期看一定要做的事,不属于这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中的选项,没那么快。
除了股市外,房产投资有没有机会?
本轮房地产调控见政策底,但还没有见市场底呢,可能还要过不短的一段时间,并且,房地产调控见政策底并不意味着房价又来一轮飙涨,更不意味着可以炒房。
中国房价在未来的几十年,爬非常缓非常长的一个坡,向上的斜率非常小,短期没有差价或者差价很小,怎么短炒?
一定要牢记“房住不炒”的政策和决心。
网友DAVID自由之路说:“中国三四线城市,从房价收入比看还是挺合理的。比如陕西汉中,人口300多万,人口流出地区,月平均工资5000人民币,房价也是5000多一平,一个月工资买一平米。
“日本北海道的首府札幌,人口200万,北海道是日本人口流出最多的地区,札幌月平均工资1.7万人民币,房价差不多1.5万一平,一个月工资也是买一平米左右,而且日本还有房产税。”
我也一直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还远远没有发展到头,至少在未来十年,仍然有数量不小的新增需求,并不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
未来只要严格控制供给的政策还存在,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
并且,中国即便房地产市场成熟到像美国那样,照样会有一定的新增需求,市场并不会消失。
刚需买入长期持有没问题,但是,一定不要去短炒。
其实股市未来也是长牛,并且向上的斜率更大,但一定也要“股投不炒”,短炒赚不到钱,选优质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才行。
未来一段时间,是买入严重低估的优质企业的好机会,也是买入低估的基金的好机会。
过两三年回头看,有很多人会为自己现在没有抓住机会而后悔的。
前提是,你要掌握方法。
用什么方法买入?
买入什么股票?买入什么基金?
我建了一个小虹圈,主要聊股票和基金,具体聊以下内容:
1.我的投资理念。
2.如何投资股票,如何投资基金,我的投资方法及思路。
3.我的投资操作。
4.对公司、股票、基金等标的的研究分享。
5.明显高估股票的分析预警。
6.投资书籍推荐及资料分享。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7/4_16344361223968.jpg)
新浪微博:笑看红绿
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