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

发布于 2021-10-17 09:34

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监测的是什么?动态监测动态是什么?

主要监测三类对象:以户为单位,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监测的目的是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防止返贫和出现新致贫。

动态主要指的是:1、发现符合纳入条件的及时纳入,符合退出条件的及时退出。2、人口的自然变更,有新生、死亡的及时进行操作处理。

2、监测范围是什么?如何区分三类人群?收入低于6372元的农户是否全部要纳入监测?

6372元为参考,综合考虑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

如何区分三类人群:2021年以家庭人均纯收入6372元为参考,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A34)低于6372元;严重困难户家庭人均纯收入(A34)高于6372元,但加上理赔收入再扣除刚性支出后,家庭人均纯收入(A38)又低于或略高于6372元。

不一定。收入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均无问题,且不存在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较大情况、子女有赡养能力的老人户,人均收入参考范围虽低于6372元,也可以不纳入监测对象。

3、监测对象纳入的三种途径?

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农户自主申报(手机APP和12317服务咨询电话申报)

4、纳入监测程序?

1承诺授权(农户签授权书,3种途径的要签)

2)信息比对(县级操作,访谈中问村里信息比对的结果,有的如实反馈,没有的就说没有疑似问题未反馈)

3)村级初选(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4)乡镇确定(在所在村公告,有的乡镇图省事,把整个乡镇的弄个公告各村进行张贴,这样不可取)

5)录入建档

5、取消监测程序?

1)村级评议公示

2)乡镇确定公告

3)标注风险消除

4)告知监测对象

6、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后,政策享受有什么异同?

对收入持续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的,标注风险消除后不再按监测对象进行监测帮扶。签订小额信贷的,继续按照签订合同实际周期享受政策。监测对象中的脱贫户仍可以继续享受脱贫户的相关政策。

7、监测对象帮扶与扶贫时期有什么区别?

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所有监测对象开展精准帮扶。对风险单一的,精准实施针对性措施,防止政策盲目叠加;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

8、排查中省级“五必到”要求是什么?

一是所有行政村(包括农村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必到;二是有失业人口、大病病人或重症慢性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困境儿童、享受低保或分散特困供养政策的家庭必到;三是群众自主申报且易引起舆情或信访问题的户必到;四是“二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存在隐患的户必到;五是2020年底前已纳入监测对象的户(含风险消除的户)必到。

9、今年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与以往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方面:聚焦困难群众的靶向没变、精准务实的核心要义没变,“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没变,中央统筹、省负总责的机制没有变,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主体、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社会合力的基本原则也没有变。不同点方面:工作方式、目标任务、识别标准和原来相比都有变化,工作程序、帮扶政策、风险消除标注都有新的要求。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