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身上有“假“ 四处挨罚

发布于 2021-10-17 10:38

    特意请教法律界人士,试图为大家释疑解惑。

    新闻背景

    假“阿迪”不如塑料袋

    据报道,近日上海一家旅行团前往法国旅游,团员排队接受入境检查时,一名30多岁的男游客因为携带假冒的阿迪达斯背包,被海关拦截并当场没收背包。检查人员给这位游客2只塑料袋,供其装包里的物品。

    据带团导游回忆,去年以来这类检查在法国海关不定期出现,时松时紧,检查力度最大的似乎是阿迪达斯和耐克两个品牌,因为携带和穿戴这两个品牌的中国游客最多,而其中不乏假货。

    西方各国处罚有多严?

    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都有相关法律,但具体的处罚力度各不相同。在法国,通常对携带5件以下的假名牌予以没收;5至10件按正品价值的2倍以上罚款;10件以上的可被视为制售假冒产品,最高可被处以30万欧元的罚款及3年监禁。意大利新颁布的法令是,对携带或购买假冒名牌的行为处以最高1万欧元的罚款。

    中国公民在境外当然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对假名牌处罚严厉,相比较而言,中国法律比较宽松?实情并非如此,我国法律也非常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明确规定购买假名牌是违法行为,只不过在执法上,我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罚制假、售假,而对购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强。

    出游欧洲不能带假名牌到东南亚是否没人管?

    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无论身在何处,购买假冒名牌都是违法行为。我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向各国郑重承诺,包括对假冒商品的打击等条款均在TRIPS国际协议中有所涉及。

    身上穿的都是假名牌要扒光后才能入境?

    原则上说应该这样,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毕竟一个一个由里到外查衣服的品牌真假,会大大影响入境检查的速度,而且颇费人力物力。

    随身行李是否都得配备发票以防被疑有“假”?

    不必那么紧张,没有哪国规定出门必须带好所携物品的发票。西方法治国家,不会毫无根据地查你,更不会毫无理由地罚你,只要你自觉做守法游客。

    带盗版光碟出国也要受罚?

    购买盗版光碟肯定是违法行为,虽说不一定会查到,但真要查到后没收,你也无话可说。如果数量特别大(各国标准不一),说不定还会被视为制假售假行为,面临的处罚会更重。

    电脑里免费下载的电影也要被“没收”?

    这又是一个原则和操作的问题。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下载电影或歌曲,确实是违法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执法人员未必有功夫打开你的电脑和PSP,仔细查看你的文件,再认真搜寻文件的出处。

    旅行社是否有告知义务?

    如果旅行社提供此项服务当然更好,但这并不是一项义务。毕竟,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该做的,不见得在出国前,旅行社要向每个游客告知在国外“不能杀人、不能放火、不能逃票……”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

    链接

    这些东西也很难“出国”

    鸭肫干:不少国家对肉制品非常敏感,比如鸭肫干、牛肉干等,都不允许入境。美国的海关人员更是会用中文盘问:“咸肉带了吗?”受禽流感影响,很多国家对禽蛋类制品也开始有所限制。在澳大利亚,蛋黄派和方便面都有可能被查扣。

    感冒药:澳洲对一些感冒类的胶囊药物有所限制,因为里面含有可提取制造软性毒品的“盐酸伪麻黄碱”。携带少量可以,但不能超过5盒。

    水果:涉及到动植物检疫,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会没收从境外带来的水果、植物。

    烟酒:欧洲各国对烟酒入境限制都很严。1个人最多能带200支烟(1条左右);10度以上的酒不能超过500毫升,否则将被处以罚款。(郑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