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政策风险!

发布于 2021-10-17 14:52

连续两天的跌停使通策医疗再次站上风口浪尖。

说实话,通策三季报也没那么不堪,值不上两个跌停,实在没必要深究跌停的原因,也许只是未达机构预期,短时间被大量资金抛弃,诱发的跌停罢了。
今天认真学习了一下通策2021中期报告,对公司加深了一些了解,记录在此。
通策医疗是一家牙科医院,目前运营有50多家口腔医疗机构,公司总部在浙江杭州。
截至目前,通策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以种植,正畸,儿科和大宗合为主,

儿科为例,现在小孩比起十年前娇惯太多啦,家长也愿意给孩子花钱,种植科呢,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而口腔种植本身对年龄没有限制,并且青少年正畸也越来越普遍,可以说,牙科本身行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即便我国人口结构短期在恶化,新生婴儿数量在减少,但倘若通策能够完成省外扩张,不愁没有生意。

通策半年营收13亿,完成这么多营收,除7亿的营业成本外,销售费用只花了1100万,管理费用1.2亿(主要系人员薪酬),财务费用1400万,研发费用2300万。
而7亿的营业成本,大头还是职工工资,近5亿,购买医疗器械2亿左右。
归纳一下,通策有几个特性:
第一,轻资产。通策的医院场地基本上都是租来的,租期7-10年。
第二,杠杆率低。因为是轻资产,财务负担小,所以通策财务费用很少,基本上没有借贷,半年财务费用仅1400万。
第三,低研发。通策半年研发投入仅2300万,大半还是研发人员薪酬,可以说通策是在守着成熟的技术做销售罢了。
第四,轻宣传。通策几乎不作广告,半年销售费用仅1100万。当然啦,这可能是通策在杭州已经具备知名度的原因,未来通策如果全国扩张,销售费用可能会上升。
这些特性决定了通策极具扩张优势。要想打入一座新的城市,选址租一个场地就是了,前期投入也不算大,并且技术上移植过去也毫无压力,毕竟他们已经摸索出一套牙科作业的标准化流程。
所以理论上,通策只需要把业务扩张到省外,就能把销售收入做上去,利润自然就上来了。
如此看来,通策未来可期啊!
但我们不得不注意通策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集采。
虽说通策不是做医疗器械的,他的医疗器械也是买的别家的,他只是提供手术和服务罢了,可一旦牙齿纳入集采,使得口腔科在公立医院的实际费用大幅降低,即便通策提供的服务再好,也抵不过公立医院便宜啊!
回归上文,通策13亿的营收,对应的可是3.5亿的利润啊,而成本中的大项又是员工工资,实际器械成本只占小头。
一旦政策直接规范了口腔医疗行业,都给你们设置一个指导价,那上文所有通策的优势,都将不复存在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