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器街、卖鸡地、猪糠街,趣味街名中藏着怎样的石龙?
发布于 2021-10-17 22:20
明嘉靖年间,民国《东莞县志》这样描述石龙墟市盛景:“石龙今日市廛开,车马纷纷拥进来。午后酒阑人尽散,白云依旧锁苍苔。”
在石龙古镇的核心区域,许多街道名称沿用百年之久,其独特的街巷肌理、历史功能,无一不在唤醒石龙商业重镇的影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以商品和手工业行业而得名的百年街道。竹器街、卖鸡地、猪糠街、打锁街、打石街、棉花街……
本文选取了储存石龙人共同回忆的三条街道:维系着旧行当的竹器街、回归生活日常的卖鸡地、人才辈出的猪糠街,一同探索藏在街名里的石龙风景吧。
在石龙旧城区里,藏着一条曾经人人皆知的老街——竹器街。正如其名,它是一条一生与竹篾编织打交道的“竹器之街”。
按照街头一块扇形设计的路牌标识,往里走,竹器街内的温度明显比外边的大马路低上几度,颇有几分凉意。其实与其说是“街”,空间小得更像是“巷”。
据历史记载,在明嘉靖年间,凭借水运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竹器业得以大规模发展。享有“鸣凤里”美称的竹器街,成为石龙设墟后最具代表性的商业街道之一。“九庙六桥鸣凤里”正是当时用来描述石龙商贸盛况的赞词。
经营竹器的店铺,大多分布在街头街尾两处,手作人大多已到花甲之年。
阳光斑驳下,好几家店都是相似的景象:叠堆成山的竹器里,年久昏暗的日光灯兀自照着,正在午休小憩的竹器店老板“藏身其中”。
尽管街道的商业氛围,已经与盛极一时的竹器街大相径庭,但在安静祥和之下,细心走访,也不难察觉竹器行业根深蒂固的痕迹。
店内贩卖的竹器种类繁多,有竹床、竹椅、竹篮、竹梯、簸箕、竹耙等,所用的原材料大多都是从外地引入。
一位身穿碎花淡红上衣的阿姨蹲坐在店铺前,埋头专心地给她的竹器宝贝们添上颜色。
她在竹器街扎根二十年,因随丈夫来到石龙开店,她风趣地把自己标签为“外来媳妇本地郎”。
她把曾经从事服装设计的经验带到制作竹器当中,只见她动作娴熟,灵活的双手不一会儿就把一个鲜红的“福”字临摹在竹篮底部,这已经不知道是她开店以来添上的第几个福字了。
这时路过一位大叔,突然高喊一句:“她是高手来的!”
“这些都是手板眼见功夫,做多了,自然就熟练啦。”店主说道。
据载,明朝末年崇祯年间,石龙居民常在交通便利的涌边带鸡做买卖,交易的现款用来购买竹器与杂物。
于是鸡和笼变成了配套,带动了卖鸡地与竹器街的商业来往。顺应当时的商业活动,“卖鸡地”因此而得名。
沿路碰上好几个石龙街坊,经他们热情指路,几经辗转我们才找到这里。
即将转入卖鸡地之际,一条别有韵味的四字横幅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它与别家的横幅风格不大一样。
“春光明媚”四个大字没有多费一滴油墨,它将主人家春天留下的憧憬发挥到极致,没想到在这也能遇上颇有意思的对联。
卖鸡地与平常的老城旧巷一样,充满着生活气息,众多居民在此安居乐业。繁华褪去,你已经几乎看不到当时买卖的商业活动痕迹。
留给旧城窄巷的,有穿行在老街的原居民、有来莞维持生计的新莞人、有房屋之间交错的电线、以及抵挡锋面雨的斜顶老屋。
没落的旧宅描绘着街道岁月的面貌,但不再朱红的木趟栊,生锈但纹路精致的铁栅栏门,古老传统的窗花,无一不唤醒着往日记忆。
穿过卖鸡地,便能碰上石龙九小的旧址,而正处其旁的庵堂,安土息民,也为街道多添几分宁静。
趁秋风初起,猪糠街的麻石路上,老一辈的阿姨不约而同地在傍晚时分聚在门前,手捧陶瓷碗,坐在一起闲聊家常。
看着我拿着小相机,阿姨们直言推荐我们去中山路逛逛,那边才有能够出片的风景。
从她们口中,听出了她们对老街的平常景象早就习以为常。
但要是比文化底蕴,猪糠街也绝不逊色。
顾名思义,猪糠街以买卖猪糠为主业。相传旧时,这片四通八达的商贸区域,每天都会进行猪禽买卖,而猪糠正是作为养殖猪禽的口粮。
买卖猪糠的街道职能已经成为过去式,而猪糠街内仍留存着几处具有历史意义的旧址。
据资料记载,石龙举重冠军陈镜开的祖居,就在这条街上,因此也被称为“大力士街”。
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出生在石龙的林克明,他的故居旧址就在猪糠街。1920年赴法留学进修建筑的他,回国后负责广州城市建筑设计。
保留至今的周氏民居,融合了清末民初石龙的传统风貌与欧式建筑的特色,阳台上布满形态各异的绿植,十分吸睛。
穿梭在这些富有行业特色的街道中,它们各自的名称,都记载着一段专属石龙区域的老故事。
这里没有宛如摩登世界的大楼,路人们都以怡然自得的步速前进着,散落在巷子两边的民宅,如同老石龙那些让人眷恋的点滴,挥之不去。
本期互动
在石龙
你还知道哪些特色街名?
快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