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峰论坛、技术模式创新大赛、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重磅来袭

发布于 2021-10-18 15:57

为鼓励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创新,培育优质渔米品牌,促进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拟于12月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第五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峰论坛、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创新大赛暨2021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题

守正创新  示范引领
提质增效  行稳致远

二、时间地点

 时间:

12月3日 全天  报到

12月4日 上午  举办论坛,渔米现场品鉴

12月4日 下午  技术模式创新大赛(经营主体PPT汇报答辩),渔米现场品鉴,颁奖

12月5日 上午  离会

 地点:

安徽省合肥市(具体地点待定,另行通知)

三、参加人员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上海海洋大学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领导和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各省(区、市)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稻渔综合种养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参赛经营主体代表。

四、活动内容

(一)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峰论坛
(二)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创新大赛
(三)优质渔米评比及推介

五、活动组织

活动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主办,上海海洋大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办,中国水稻研究所支持,水产养殖网协办。

六、申报条件、评选内容和程序

(一)技术模式创新大赛申报条件、评选内容和程序

 申报条件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均可申报参评。参评主体应符合以下条件:
1. 生产经营主体连续从事稻渔综合种养3年及以上;生产方式规范,沟坑占稻田面积≤10%;有连续至少3年的测产评估数据,平原地区单季稻667㎡净实产(含沟坑折算,亩产)不低于500kg,早稻、晚稻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丘陵山区水稻单产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水平;近3年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2. 生产经营主体在技术模式、生产规模、品牌建设、融合发展、综合效益等方面(或某一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3. 获得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推荐,或各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基地的单位优先。

 评选内容和程序

 评选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生产经营主体技术模式的创新性和稳定性、生产性能、生产规模、品牌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效益。

▲ 申报和评选程序

1. 申报

电子邮箱:jy-li@shou.edu.cn

2. 会务组根据各参赛单位提供的材料情况,于11月20日前通过电话、邮件通知进入现场比赛的单位。
3. 进入现场比赛的单位准备PPT报告材料(报告时间10分钟)。
PPT报告编写要求如下:

(1)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包括规模、经营形式、取得成绩和优势等。

(2)技术模式,包括种植水稻品种和水产养殖品种,在田间工程、栽培技术、养殖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是否有创新,及稳粮促渔作用发挥情况。

(3)生产性能和综合效益,包括测产结果,以及总结评价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4)品牌建设,有无注册商标、开展相关质量认证等情况,以及产品品质保障、品牌推广宣传等措施。

(5)产业融合发展,有无产品仓储加工,或与企业开展合作;有无依托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休闲渔业、乡村旅游等业态及效果。

4. 现场评审

组委会组织专家组于活动现场听取各单位PPT汇报、答辩,并打分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5. 奖项设置和结果公布

根据报名情况设置组别。每组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举行颁奖仪式,颁发奖牌、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二)优质渔米评比推介申报条件、评选内容和程序

 申报条件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均可申报参评。参评主体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参评稻米为稻渔综合种养生产,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 生产经营主体连续从事稻渔综合种养3年及以上,且近3年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3. 生产方式规范,沟坑占稻田面积≤10%;有连续至少3年的测产评估数据,平原地区单季稻667㎡净实产(含沟坑折算,亩产)不低于500kg,早稻、晚稻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丘陵山区水稻单产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水平。
4. 获得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推荐,或在当地已具有较好美誉度的产品优先。

 评选内容和程序

 评选内容和标准

评价内容:包括产品的安全指标、理化品质、食味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量化评分。

评价标准:理化品质评分参照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籼米》及《食用粳米》进行;食味品质评分参照农业行业标准《稻米食味感官评价方法》进行;安全指标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

 申报和评选程序

1. 申报

生产经营主体需提供参评的稻米产品2.5kg以上,同时提供该稻米产品同一品种的稻谷1kg,品种复混的配制米不参评。生产经营主体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生产经营主体资质、能力等相关证明材料,有效期内的产品认证或奖励证书等,一式两份)、参赛报名表等于11月15日前
寄送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999号本科生区域(邮编201306),收件人:孙云飞 15863048776
电子邮箱:yfsun@shou.edu.cn
2. 品质检测
参评样品由组织单位盲样编号后,统一送至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安全指标和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3. 现场感官鉴定
组委会组织专家组于比赛现场进行感官品鉴,并打分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4. 奖项设置和结果公布
设置粳米组、籼米组两组,每组设金、银奖和优质奖若干。
活动当日举行颁奖仪式,颁发奖杯、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七、其他事项

(一)参赛单位按照附件1和2准备相关材料,连同附件3、4参赛报名表,于11月15日前提交会务组。

(二)初审通过、参加现场比赛的单位将由会务组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告知,并确定参加现场比赛的人员(每个参赛单位1人~2人)。
(三)本次论坛、创新大赛和渔米评比推介活动为公益性活动,不收取注册费、参评费或会务费。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四)参加论坛的代表请于11月15日前将附件5报名回执反馈会务组。
会务组联系方式:
 上海海洋大学:

李嘉尧 13524316001

孙云飞 15863048776
冯建彬 15692166652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党子乔 15668763000

附件







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