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康成公布新型AAV基因治疗SMA的首个研究数据
发布于 2022-05-18 12:44
5月17日,致力于创新疗法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全球罕见疾病领域的领先公司北海康成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海康成”)在第25届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年会上,公布了与UMass Chan医学院Horae基因治疗中心合作开展的新型第二代AAV基因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首批研究数据。这是北海康成与UMass Chan医学院合作进行罕见病基因治疗研究的首个数据。
该研究数据显示,在SMA小鼠模型中,新型第二代基因疗法在包括延长寿命、恢复肌肉功能以及更好的神经肌肉接头神经支配等数个终点上表现出优于基准载体的有效性,且没有出现接受基准载体治疗动物表现出的肝脏毒性。
具体来说,就是第二代基因疗法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延长了SMA小鼠的寿命。与基准基因疗法高剂量组和未接受治疗的SMA小鼠相比,接受第二代基因疗法治疗的SMA小鼠的所有剂量组均显示出更长的生存期。
另外,第二代基因疗法还可显著恢复SMA小鼠的肌肉功能。在翻正实验和网格实验中,接受第二代基因治疗的SMA小鼠相比接受基准载体治疗的小鼠可更快翻正,并且肌肉功能更强。此外,第二代基因疗法还可恢复SMA小鼠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支配,使其接近野生型小鼠的神经支配,且效果明显优于接受基准载体治疗的SMA小鼠。
最后,与接受基准载体治疗的小鼠相比,接受第二代基因治疗的SMA小鼠的SMN1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偏高、在外周组织中偏低,其模式与健康载体小鼠相似。
在肝毒性方面,在接受基准载体注射8天后,7只SMA小鼠中有4只出现肝损伤,而接受第二代基因治疗的SMA小鼠与健康载体小鼠中未显示肝毒性,这表明第二代基因疗法或可降低肝毒性并克服当前的治疗局限性。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UMass Chan医学院Horae基因治疗中心与病毒载体中心主任高光坪博士团队得出结论:以基准载体scAAV9-CMVen/CB-hSMN1,从内源性hSMN1启动子表达co-hSMN1的新型第二代scAAV9基因疗法在SMA小鼠模型中显示出了更强的效力、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此基准载体和目前美国获批用于治疗SMA基因疗法的载体类似。
北海康成全球研究副总裁朱云祥博士表示:“北海康成的新型第二代基因治疗载体与基准载体相比,其内源性 SMN1 启动子控制下的SMN1 密码子进行了基因工程优化,它能够实现高效且受调控的跨组织基因表达,并有可能改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剂量低于目前患者在临床中使用的情况。我们将继续开发第二代疗法,以作为治疗SMA的潜在最佳基因治疗手段。”
Horae 基因治疗中心与病毒载体中心主任高光坪博士表示:“我们目前寻求开发的针对SMA的新一代基因疗法,得益于十多年前首个基因疗法被开发以来该领域所取得的进步。”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