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从不同角度解读故宫

发布于 2022-05-18 14:02

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在我国提到博物馆,一定要说的就是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它成立于1925年,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因此,故宫博物院的生命线,就依附在紫禁城宫殿中,顺着它的文化脉络生长、延伸。



在历经六百年兴衰荣辱之后,这座帝王宫殿的大门终于向公众敞开,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被誉为世界三大宫殿之一。


故宫博物院,一直深受大家喜爱,是很多人都想去打卡的地方。但现在受疫情影响,故宫博物院暂时闭馆。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去故宫,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了解故宫。


你想全面了解故宫物、故宫事、故宫人吗?

你知道故宫博物院的社会形象转变背后的故事吗?

你知道故宫的修建背景、规划、历史沿革吗?

你了解故宫怪兽吗?

你想听听紫禁城中人们的悲与喜吗?


这些答案都藏在故宫图书里,带着你的问题,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开始了解故宫吧!


推荐书单

1
《太和充满:郑欣淼说故宫》 — 郑欣淼
2
《我是故宫“看门人”》— 单霁翔
3
《“李”解故宫之美》— 李文儒
4
《故宫里的大怪兽》— 常怡
5
《故宫如梦》 — 安意如
《太和充满:郑欣淼说故宫》

作者:郑欣淼



了解更多点这里>>>太和充满:郑欣淼说故宫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赞 15


《我是故宫“看门人”》

作者:单霁翔

本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网红院长”单霁翔在故宫博物院担任院长期间,让故宫文化走近人们的生活,让故宫博物院成为“活起来”的博物馆的故事。作者用丰富的人生积淀、独特的叙事视角、流畅的语言和珍贵的图片,解读了故宫博物院的社会形象转变,同时也向公众传递了作者的文物观、文化观。


了解更多点这里>>>的意趣,文化的力量|单霁翔的故宫故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赞 15


《“李”解故宫之美》


作者:李文儒撰文 李少白摄影


该书系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李文儒与故宫著名摄影家李少白联璧之作。独到的解析与精彩的摄影相得益彰,图片和文字都凸显个性。“二李”从“意” “形” “声” “色”四个方面,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全方位介绍了故宫的修建背景、规划、历史沿革,描写刻画了故宫的殿、门、墙、屋顶、脊兽、雕塑等建筑元素及周边环境,分析了建筑政治理念与建筑艺术审美之间完美统一的原因;在故宫中行走,在行走中解读,在解读中领悟;力图探寻现代社会对古老紫禁城的理性解读与感性领悟之间的碰撞。


了解更多点这里>>>“李”解故宫之美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赞 56


《故宫里的大怪兽》

作者:常怡


《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童话是首部走进孩子视野的故宫题材童话,共18册,由知名童话作家常怡创作。它通过小学生李小雨在故宫捡到了一个神奇的宝石耳环而展开。李小雨借助“洞光宝石”的神奇魔力,得以听到在故宫里生活了几百年的怪兽、仙人们开口说话,并经历了许多惊险故事。作者通过故宫实际存在的、看得见的这些“怪兽”和看不见的“神仙”,巧妙而深入地挖掘众多中国神话和传统文化资源。


了解更多点这里>>>《故宫里的大怪兽》全18册套装重磅上市!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赞 19


《故宫如梦》


作者:安意如著,李少白摄影


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明清历史人物为明线,以“参观”故宫顺序为暗线,于时空交错间对明清两朝皇帝和后宫妃嫔、太监等人物的命运进行梳理,尤其对深陷幽深宫殿的真挚感情着墨较多;同时如数家珍般对皇权斗争、紫禁城建筑、皇宫礼仪制度等加以解读。紫禁城,一出真实的幻梦。在悲春伤秋的感怀中,作者用辞藻华丽、情真意切的笔墨提醒我们正经历着的世间变幻和无常。


百科纵横百家
,赞 150


—END—


更多精彩推荐,请我们
把时间交给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