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权晚年为何非要逼死丞相陆逊呢?
发布于 2022-05-18 15:36
出将入相的陆逊是三国后期的一个猛人,奇袭荆州,夷陵破蜀,石亭御魏,屡立奇功,深得孙权的信赖。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在陆逊63岁的时候,被孙权活生生的给逼死了。那么,孙权之前对陆逊是言听计从,为何最后非要逼死陆逊呢?这并非是孙权老糊涂,这是孙权下的一盘大棋而已,只是最后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遗患无穷。
陆逊,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江东名门望族。在孙策死后,孙权掌权,21岁的陆逊投靠孙权,成为了孙权的幕僚。他不仅帮助孙权管理内政,而且还对内平叛,征讨山越,屡立战功。因此,他成为了孙权的近臣,经常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并且孙权还将自己的侄女许配于陆逊。也就是从此时开始,陆逊才真正地开始了自己的传奇。
公元219年,孙权与关羽就归还荆州之事闹掰了,孙权决定武力收回。于是乎,孙权在关羽北伐之时,任用新人陆逊为前线总指挥,麻痹关羽。同时,陆逊替换吕蒙后,直接写信吹捧关羽,令关羽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将后方防范东吴的兵力抽调到北伐前线,给了吕蒙和陆逊可乘之机,大意失荆州,并且陆逊对关羽围追堵截,最后关羽败走麦城,被擒杀。
随后,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率领蜀国精锐进攻东吴,为关羽报仇。前期,虽然蜀军来势汹汹,势如破竹,但是最后还是被陆逊看准时机,采用火攻,火烧连营,蜀军大败,刘备差一点就丢了老命。紧接着,陆逊又带领吴国大军石亭御魏,大败曹军。陆逊屡立奇功,深得孙权的信赖,成为孙权的社稷之臣。
公元244年,孙权在前任丞相顾雍死后,任命陆逊为丞相,至此陆逊达到了人生巅峰。然而,祸福相依,万万没想到第二年陆逊就被孙权给逼死。关于陆逊之死的起因是陆逊在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因太子孙和的役使曾藏于孙权的床下,监听到孙权和杨竺谈论想以孙霸为储之事。孙和害怕,就请陆逊出马劝谏。孙权一看自己的私密之言,竟然被陆逊得知了,大为吃惊,于是着手调查,将相关人员收监问罪。陆逊虽然没有被收监,但是不仅被孙权责备,而且涉事人员反咬一口,向陆逊头上扣屎盆子,给他罗列了二十条罪证。对此,已经63岁高龄的陆逊不胜愤忿而卒。
可以说陆逊是被孙权活活给逼死的,这并非是孙权老糊涂了,而是他下的一盘大棋。孙权一家虽然掌管江东,但是老孙家是外来人口,并非是江东的土著。而陆逊恰恰就是江东的土著,并且他所在的陆家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特别是陆逊成为丞相后,陆家更是成为江东的一股强大的势力。所谓功高盖主,孙权担心自己死后,陆家等土著作乱。于是乎,他小题大做,借机逼死了陆逊。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陆逊虽然死后了,东吴的朝局更是不稳定了,相互倾轧,此消彼长,最后东吴也被魏国灭掉。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