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何所惧 咱是创业人——河口区老干部张立臣
发布于 2022-05-18 20:24
1973年5月,我随我们一个班组15人从东营胜采调到河口参加石油大会战。当时,河口是综合会战指挥部,我们班被分配到刚组建的采油三队,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大的采油队,有着一百七八十名职工,管理的油井非常分散,我们班被分配管理单井(治十一井),远离队部十几公里,住的是先前钻井队打井遗留的破旧简易房,上边露天,四周透风,一下雨,被褥就湿了,夏天睡觉穿雨衣、雨鞋,为的是防蚊子。交通工具只有一辆旧自行车,吃的、用的全靠它从十几里外的队部往回驮。为了吃上热饭、喝上热水,十几个人搭建了一个简易食堂。记得那年七月份连着下了3天的大雨,道路被水淹了,出不去,没有吃的,我们十几个人穿着雨衣,每顿就挖点野菜煮煮充饥。平时,喝的水就从站边水沟里取,经常取的水里还飘着羊粪蛋蛋,我们都开玩笑说,这水是加了作料的,喝了可以强身健体。
深秋的时候,家属带着刚满一岁的女儿来站上探亲,女儿对荒凉和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恐惧,每天哭着要走。为了弥补对她的亏欠,趁着休班,我步行去邻村买点菜和糖,想哄哄她,联络一下感情,回来的时候,远远地看见我临时住的简易房门口围了一圈人,女儿大声地哭着,我赶紧跑了过去,眼前一片狼藉,原来是房顶被大风吹跑了,屋里到处是土,女儿头上、脸上满是土,这一哭,脸上挂满了一道道印子。家属抱着女儿不知所措,一见我,眼泪也掉下来了。班长正和几个兄弟商量着怎么把房子修好,经过大家一起努力,用站上唯一的一块篷布盖在房顶上,又用砖头把边角压住,终于是可以住人了。
我们管理的油井靠着村庄,为了油井正常生产,防止原油被盗和设备受损,我们轮流在井场值班,每隔2小时巡井一次,听到外面有动静,就赶紧出去看看。有几个年轻的小兄弟也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应该还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可是为了油田的发展,为了多产油,也尽职尽责、勇挑重担,面对艰苦的条件,毫无怨言,有力得保证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年终,我们站被评为油田“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患难兄弟,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调回了地方,有的早已故去,可是兄弟们同甘共苦、艰苦创业的画面,却永远储存在我的心中。为了纪念那段不平凡的岁月,我特意编写了一段顺口溜以作纪念:
兄弟十几人,跟着“连厚文”,
远离采油队,单井来扎根。
住的露天屋,吃的地瓜粉。
窝头夹咸菜,赛过吃馄饨,
渴了喝口水,水中漂羊粪,
夏天蚊虫咬,严冬寒透心。
外出靠双腿,归来土满身,
要想洗个澡,除非下雨淋。
困难何所惧,咱是创业人,
团结共奋进,甘愿献青春。
2016年4月,河口采油厂成立了阳光老年志愿服务团队,我最早报名参加了。当我从时任采油厂党委书记国梁手中接过服务队的大旗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我的余力奉献给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这个新平台让我们这些离开了工作岗位但身体还有余力的退休人员有了用武之地,有机会再为社会奉献余生。我期望,我们这些老石油,继续手挽手,肩并肩,撸起袖子加油干,再为石油企业做奉献。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