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女子出嫁,娘家都会备一条开裆裤?可能方便自己的相公

发布于 2022-05-19 09:50

为何古代女子出嫁,娘家都会备一条开裆裤?可能方便自己的相公

婚嫁礼仪在古时之初,被称为“昏礼”(婚礼是其谐音),古人认为黄昏是一个吉时,故而好喜在黄昏行嫁娶之礼。中国的婚礼有三个阶段,即:婚前礼、正婚礼以及婚后礼。而这些婚礼程序也皆源于“周公六礼”。

但到了东汉时,六礼成婚渐渐的被遗忘。而到了唐朝皇亲国戚讲究气派,于是在亲王级别就重启六礼。只是到了清朝,满人入关,嫁娶各随习俗,汉官从七品以上并成九礼,但都拼入到婚后礼中,相对于民间,汉人皆按照朱子家礼进行(朱元璋以朱子家礼为标准婚礼)。

其实婚礼在古代尤其讲究,从婚前礼开始就有多层复杂的步骤,这一点就可以从“三书六礼”看出!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而六礼这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值得一说的就是“纳采”可是成婚之关键!

纳采又称为“采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说媒”,而说媒呢!又离不开一个“采”字(采意味着彩礼,但也有嫁妆的意思)。在唐杜佑《通典》里就记载了三十种纳采的礼品,其中就包括:缕缝衣、鸳鸯、阳燧、五色丝等等,不过缕缝衣可有来头了。

缕缝衣是娘家人亲手缝制的,寓意是“长命衣,延寿胶能合异类”,但缕缝衣却有些“尬”,因为一般的缕缝衣娘家人都会以开裆裤作为缕缝衣。至于为何会做成开裆裤?这里就有一些故事了!

在很早很早以前,女子结婚之时是没有裤子的,后面为了体现一种喜庆,就会在外面加一层红色的裙子,不过有时候婚期会在冬天进行,所以这时候就考虑到新娘子会被冻着,新娘的父母就会特地给新娘子准备了两个类似袖套一样的棉套筒套在腿上,这样以来就避免了冻伤(很早之前的裤子也就是这样由来的,称为绑腿)。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样的开裆裤是避免尴尬的,因为在古代,女子的婚姻都是被父母包办的,而古代女子的地位又低,在新婚之时,新娘与新郎都是未曾见面的,洞房花烛之时,尴尬就成了一个问题,所以这时候女方的父母就会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就送了这条开短裤来避免尴尬,方便自己的相公,同时还以此希望儿孙满堂。

不过到了如今,作为压箱底的“开裆裤”是不见,但红包却是越来越大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