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一小】数学作业巧设计 相互交流促成长 ——数学教研组活动之十六

发布于 2022-06-02 23:09


 数学作业巧设计 

相互交流促成长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积极探索“双减”下的作业设计优化,确实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6月1日上午,南通市张謇第一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再次相聚录播教室,参加三四年级的作业设计分享交流会。



三年级教研组



作业设计


三年级组的老师结合《年月日》这个单元设计绘制思维导图这项活动。

刘鑫鑫老师在交流会上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分享道“知识的储存在头脑里是占空间的,而大脑的记忆空间是有限的。假如一个个数学知识孤立地保存在大脑中,不仅要占有相关的记忆空间,而且记忆不会牢固,很难提取。所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沟通,把知识组装成知识线和知识块。这样不仅能节省记忆空间,还能增强记忆牢固程度”。




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知识复杂凌乱,很难理清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加上小学生自律性差,思维不集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帮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四年级教研组



四年级组的老师则结合《三角形》中的重难点,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第七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孩子们在练习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智力结构的独特性。所以四年级组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考虑作业的层次性,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都能得到相应的收获和发展。

作业中设计了三类题:基础题、中等题、拔高选做题,由易到难,逐层递进,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分层完成,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完成基础题,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完成中等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挑战提高题。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教学的永恒话题,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内容,只有充分发挥作业的功效,才能真正做好减负增效。教师应基于课标,结合教材和学情,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适合的作业。本次作业分享交流会,切实促进数学教师们对作业设计的反思,助力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质量。

【文字】费陈晨

【图片】三四年级组

【编辑】陈 傅

【审核】陆 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