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如何找到一个好中医?
发布于 2022-06-03 06:20
对于患者来说,选择一个好中医来调理身体,是非常迫切的愿望,然而近年来中医界层出不穷的“大师”“神医”事件,几乎让很多朋友对中医界的医德医风产生了质疑。
其实,以中国之大,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中医师并不缺少,只不过需要我们擦亮双眼,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用自己的智慧来去伪存真,而不受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影响,不被所谓的头衔迷惑,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精诚大医”。
参考一:医德高尚,淡泊名利
无论中医西医,医德高尚,都是从业者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要求,讲求医德,淡泊名利也是成为一个好中医必不可少的素质。
很多患者在选择中医时,往往喜欢查看中医师的职称、行政级别等,总觉得只有所谓的“教授”“主任”“专家”才能治好病。
但实际上,中国目前的医疗行政级别和职称高低,往往并不能反映从医之人的真实水平。所以往往一些职称并不高,行政职务比较少的中医师,才更有时间去研读古医书,感悟天人之道,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二:望闻问切,四诊和参
作为一名中医师,接诊患者一定要:望闻问切,四诊和参,对于望诊、问诊、切脉都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偏废更不能只执一种诊断方法,这样才能全面收集第一手资料,辨证施治才可能更准确。
当然,西医的临床检查单,对于比较复杂的疾病,也是比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有些中医师,盲目排斥西医的临床检查,这种观念和认识也是不可取的。西医检查有自己的优势,完全可以作为中医临床诊断的辅助的参考资料。
参考三:辩证准确,方药精当
作为中医师,看病好坏的前提是辩证是否准确,关系到选方组药是否恰到好处,就像我们手机用的导航一样,如果辩证不准确,就失去了治疗的前提,不管药方开的有多好,都无济于事,有时候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辩证准确的前提下,再考虑的重要的方面就是选择方剂是否恰如其分,比不中气不足首选补中益气汤,肝气郁结首选逍遥散,这是一个基础方剂,然后再根据具体病情,考虑兼有症状,给以调整君臣佐使的配伍和剂量大小。
参考四:朴素真诚,不夸海口
黄帝内经曰:“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朴素真诚,既是中医经典上所认为的有道德修养的人之外在表现,也是一个好的中医师所应该奉行和遵守的修身之道。
可以想象,一个喜欢豪车、权力、前呼后拥、大讲排场的人,不仅外在不符合一个中医师应具有的儒雅气质,内在也难于保持住纯正的中医灵魂。中医既是一门医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修身之道。一个好的中医,带给人的气场,必然是安静、祥和的。
可见,言辞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动辄便给病人保证,并不符合传统中医师的气质要求。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医师所持的是天地之道,天地之大美无需言辞,同样,医生医术的高低也无需多言,一切以病人服药后所产生的疗效为评判标准。气质安静、从容的中医,往往医术也会相对高一些。
参考五:不推荐保健品和西药
一个好的中医师,应该有中医自信的精神,对于中医的疗效确切,内心有真正的治病救人的真本事,不会轻易推荐患者吃保健品。保健品真的对于治疗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相融合的理论体系,至少在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体系还远远未能构建起来。医学博大精深,无论中医西医皆如此,因此,同时精通两种医学,并能够融会贯通的医生,还尚未出世。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医开中药,西医开西药,大家各司其责,才是正道,不必越俎代庖。很多中医师限于水平,在临床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为了追求速效,往往推荐病人中西药同时治疗,这样即使有了疗效,也难于说清到底是中药起效还是西药起效,医生的医疗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因此,一个有志于在中医上有所成就的医生,在内心上,大都是希望病人在服用自己所开的中药之时,不要另外采用其他疗法,这样才能见到效果。而且,由于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尚未建立,也建议大家,不要病急乱投医,同时采用中药西药两种疗法,这样对于患者的身体,也是存在风险的。
参考六:只开最适合的处方
一个好的中医师,不会只开最贵的中药处方,而只开最适合患者病症的中药,作为中医的主要职责就是看对病,开对方子,下对药,努力把处方开到恰到好处。
那种什么贵开什么的医生,迟早会被患者淘汰的,因为患者花钱的目的是真正治好病,而不是把钱花的毫无意义。
总得来说,一个好的中医师,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仅供大家参考,评判一个好中医的最终标准,还是临床疗效。
温馨提示:
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或者咨询相关的健康问题,请在下面留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