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 “一张床上睡6个人”:多少婚姻,都败给这件事

发布于 2022-06-03 07:14

 “”

端午假期休息时间:6.3号—6.5号

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有一位作家说:“多少婚姻,是一张床上睡6个人。”

一方面是结婚后,多少要跟双方家庭打交道;

另一方面家庭作为每个人的成长土壤,在人格塑造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一个人,本质上就是选择一个家庭的总和。


朋友去年离了婚。

她叹了口气:“你知道吗?我就像嫁给了我婆婆。”

她老公特别大男人主义,家里大小事他都要全盘控制:

你赚得比我少,就应该辞职在家带孩子;

不准跟异性朋友聊天,这样我会生气;

家具的位置按我说的摆,这样才合理

只要她一反驳,他立马暴跳如雷。为了不激发矛盾,她只能选择忍耐,但内心很痛苦。

而等到婆婆搬来照顾孩子,她才见识什么叫无孔不入:

“奶粉要管,纸尿裤要管,买菜买衣服要管。管起我公公更绝,指东不能往西,连洗澡时间都要掐表!”

再看看老公,这娘俩的控制欲简直一模一样。

她唯一觉得遗憾的,是直到两个人结束这段关系,她也清楚彼此还是有感情的。

但如果不是不爱了,那感情的“始作俑者”到底是什么呢?




伴侣,是我们看见自己的一面镜子;婚姻,是一场两个人的修行。

但难以避免的是,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对方原生家庭问题的投射板。

比如,前面闺蜜的老公,他对伴侣那股强烈的控制欲是因为:

一是延续母亲在婚姻中的相处模式;二是将对母亲的反抗,投射在对伴侣的控制上

伴侣,就像承接儿时所有“不满足”的一个出口。


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我们总是把伴侣变成小时候的代罪羊。

小时候你被剥夺很多权利,父母总忽视你的需求;

那么,你会对伴侣不体贴的行为特别敏感,总有“被剥夺”的感觉。

小时候父母对你非常严格,全方位把控你;

长大后你总有“被吞没”的恐惧,即使伴侣正常关心,你都觉得对方在控制你。

父母是完美主义者,对你的一言一行、穿着打扮都要干涉

那你对伴侣所有细节,都会看不顺眼。

你成了小时候的父母,而伴侣成了小时候的你。


而儿时受到的情感创伤,在亲密关系中被无止境地放大,作为一个攻击伴侣的借口和武器,甚至会造成离婚的理由。

一旦涉及到亲密关系的“权力斗争”,就会刺伤对方:

育儿权:“罚他就会记住,你讲道理他还要犯!”
金钱控制:“你投资失败了,家里的钱都要归我管;”
职场权衡:“我赚得比你多,你辞职带娃是合理的;”
性生活的尊重:“我来感觉了,你就要配合我;”

那么,如何不将自己生命早年的创伤投射在亲密关系当中,以免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呢?




武志红老师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找到自己,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犯的错误,还会再犯一次,会继续掉入同一个轮回。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灵魂,才能处理好婚姻中的问题。

而一份好的亲密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但在关系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直到全然相遇。

心理咨询 / 心理讲座 / 心理团辅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编者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