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买保险,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呢?

发布于 2022-06-03 10:07

保险从业十几年来接触了那么多客户,很多朋友是带着目的性来的,就是为了单纯的了解重疾,或者只是考虑年金,还有相当一部分朋友自己并没有明确需求,也不知道自己应该配置什么保险,今天跟大家聊一下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保险?


第一步、分析家庭财务状况、评估财务风险和保险需求

分析家庭现状和财务风险,会更加明白自己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应对风险的纯保障?还是为了退休后的养老规划?或是子女的教育金规划?绝大多数人排第一重要的需求是先把当前财务最大风险的保障做够。


针对“因家庭成员的人身风险所引发的家庭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三种常见的情况: 


(1)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因为意外或疾病导致身故,使家庭收入大幅减少甚至灭失的风险(以下简称第一种风险);


(2)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需要支付大笔医药治疗费用,使得家庭出现巨大的流动性缺口的风险(以下简称第二种风险);


(3)家庭主要家庭来源者因疾病或意外失能(即没有身故,但失去了收入),但还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用和保持家庭生活品质的风险(以下简称第三种风险)。

第二步、确定保险缺口和投保额度

从家庭财务金融规划来看,保险保障的是财务安全,维持家庭正常周转,主要应对两方面风险。
1. 家庭主要财务收入中断的风险:比如意外身故、伤残、疾病身故会影响经济收入,财务现金流中断,无法维持家庭继续周转。就需要意外险和寿险来转移风险。
2. 家庭财务被动大额支出的风险: 比如发生重大疾病,比如恶性肿瘤,不仅无法工作影响经济收入,还会支付一大笔高额的治疗费和护理费。这就需要重大疾病保险转嫁风险。
保额怎么计算?出现风险,就看需要多大的财务缺口弥补损失,至少有3种计算方式:
a、保额为年收入的10倍
按照双十原则,用10%年收入保障10倍的年收入。不过,针对选择消费性的保险,建议需要家庭年收入的5%即可,保障额度可以选择年收入的10倍。
b、家庭责任法则
也称遗属需要法:补偿家庭全部负债+家庭成员未来全部支出折现(每年生活费+子女教育费+父母赡养费+家庭负债总额)


c、生命价值法则:补偿不幸身亡后经济损失,未来所有的收入减去支出来折现,


案例说明

      王先生今年30岁,打算60岁退休,每年收入20万元,每年支出5万元

      假如忽略通货膨胀、个人工资增长、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投资收益等等全部因素(就是假设未来100元的购买力等于今天100元的购买力),那么王先生如果现在死亡,则一生收入会减少多少呢?

      这是个很简单的数学计算,也就是:(20万元-5万元)*(60岁-30岁)=450万元


同时,从生命价值法的测算原理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规律:

01

年轻人需要配置更多保额


      如果说今后还要继续工作的年限越长的话,则工作收入就会越多,计算的保额就越多,这意味着,年轻人比年长的要配置更多的保额。

02

高收入人群需要配置更多保额


      如果说一个人的工资增长越快,未来的收入就越高,因此工资增长越快的人配置的保额就越高。

03

无投资收益的人需要配置更多保额


      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说有的人会进行投资,投资报酬率也会对保额的配置有影响。投资收益率越高,需要配置的保额越低。

第三步、明确购买顺序


先给大人买,再给小孩老人买

     很多想买保险的朋友们往往第一份保险都会给孩子来买,想给孩子足够的保障,来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但却忽略了自身

     实际上,父母/大人才是孩子的最大保障,因为大人是家里面的顶梁柱,支撑起整个家庭!试想,如果大人出了风险,那么请问谁来给孩子提供生活保障?谁来赡养老人?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经济来源者,而说实话,小孩和老人是基本不创造收入的。即使有,那么也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大人,依旧是顶梁柱

先保主要经济支柱,再保次要经济支柱

     其次,大人也分先后顺序!要先给家庭主要经济支柱来买保险,其次再保次要经济支柱!这里无任何男女之分说白了挣钱多的先保,保额要够高,至少要与其收入相匹配,另一人再配置相匹配的保险!

      试想,一人年收入100万,另一人年收入1万。那么谁更应该多配置些保险呢?当然是第一人了,就跟买车险一样,车越贵保险应该越贵!


按照以上理论,保险购买的顺序是:意外险>寿险>重疾险。因为意外导致残疾几率更大,而残疾后不仅收入减少,还需额外的护理费和生活费,由此带来的财务影响远远大于直接身故。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很多险种是重疾险和身故共用保额,重疾理赔后寿险责任就终止了,这种做法欠妥,重疾用完保额之后再身故,家庭财务收入便无法得到经济补偿。因此重疾险同寿险保障责任不一样,都需要配置。


第四步、确定合理保费支出


三大险种,保额分别怎么配

1、寿险的保额:为了转移发生在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身上的极端风险(死亡),风险发生时需要一笔钱来照顾家人,这笔钱即为寿险保额。

2、重疾险的保额:补偿三大损失=重疾的治疗费用+重疾的康复费用+重疾导致的收入损失。

3、意外险的保额:意外险主要包括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保障。这里的保额指的是主险,也就是意外身故(残疾)的保额。

常见的2种保费计算

1、双十法则建议保费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

2、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保命的钱占20%

注:仅供参考


●建议

1、对于现阶段我们的家庭来说,将家庭收入的5%~8%花在保险上就差不了。

2、保险很重要,但也绝不能让保费变成一种负担。

保险还是保障最重要。建议在保障额度做足的基础上,结合自理理财能力再考虑其他储存型和理财型保险。

第五步、挑选适合的险种

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的风险不同,保险需求就不同。我们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人生阶段及家庭实际需求来挑选合适的产品。

  • 青年:偏重家庭经济责任,保证经济来源受损时,为家人提供经济支持。

  • 中年:偏重子女教育和养老储备,兼顾渐涨的健康保障。

  • 老年:偏重养老和健康护理,以及财富传承。


不同的保险产品,功能侧重不同,作用也有所不同。

  • 保障型产品:如意外险,健康险,定期寿险等,以保障为主,用来转移突发风险带来的损失。

  • 储蓄型产品: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具有储蓄和投资的功能,可以保证账户无风险的收益,满足子女教育和养老规划这些刚性的支出保障。

总结:

  1. 先产品,后公司;

  2. 先大人,后小孩;

  3. 先保额,后保费;

  4. 先保障,后理财。



最后,提醒你一下,买保险不是一件小事,不能人云亦云,完全听信别人或保险顾问的建议,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情况,做出理性分析进行投保。同时,投保前,一定要仔细相关合同条款,以保证自己最大的利益。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