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身心的康宁?
发布于 2022-06-03 20:28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
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若能理解其中精髓
对我们将会有诸多益处
今天,就从孔子及其弟子
的养生智慧说起
顺应天时,休养生息
在《黄帝内经》里把人分成了几种,如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真人是能完全按照天地自然规律行事的人;至人则是能在很大程度上遵循这些自然规律的人。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弟子颜回、子贡,又在贤人的行列。
《黄帝内经》主要讲的是人应该怎么生活。《论语》直接落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只谈到圣人和贤人,可以给我们以实际的指示与启发。孔子所讲的养生智慧,很多可以与《黄帝内经》相互呼应。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所谓“天地之和”,“和”是和谐、协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中讲人的日常活动,都是要依照四时的“天地之和”。
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晨练,但对于起床锻炼的时间,其实是很有讲究的,春天要早起早活动,夏天要天亮时起锻炼,秋天要等天完全亮再起来运动,冬天则要等太阳升起来才行。
因为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就要早睡早起,出去了慢慢散步走一走,但不要剧烈的跑;夏天就要多运动,要不停的出汗;秋天人就要少运动,而到冬天就尽量不再运动,要逐渐随着时令收敛,然后“藏”起来。
我们看有的人在冬天喜欢多运动,弄得满头大汗,这很容易伤于寒气,到来年春天便会得病。同样的,夏天若是运动量不够,人就往往伤于暑气,到秋天就一定会咳嗽。
所谓“从八风之理”,哪八风呢?就是从八个方位吹来的风,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冬天的风特别寒峭,所以大家都会裹上很厚的衣服,手套、帽子一件不少。其实,保暖最重要的部位是保护颈部。人的后脑处有翳风、风府等几个穴位,而头部是六条阳脉汇集的地方,阴脉到这个地方就停了,再往上全都是阳脉。因此冬天保暖最重要的部位是保护颈部,护好翳风穴,因为再往上阳脉是不受寒的。
在中医的理论中,认为人得病有最大的可能,一是虚邪贼风,一是情志得病。“虚邪贼风”,就是要注意“八风之理”,贼风进到身体里,往往容易导致疾病;“情志得病”,指的是过思伤脾、过喜伤心、过忧伤胃、过恐伤肾,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心理情致的平淡,不要因大喜大悲得病,也就是“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的道理。
圣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是内外兼修的养生工夫,说的是人要量力而行。很多人之所以痛苦,一般都是自己想不开、看不透、放不下的缘故。
人生就像跳高一样,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身外之物而辛劳形体,因为外在的人事而伤神思虑,就会非常劳累,久而久之就积劳成疾。只有保持平淡、恬愉的心境,自得其乐,才能保持外在形体不敝,内里精神不散,百岁的长寿就可以期望了。
《黄帝内经》中也讲贤人的长寿养生之道:“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孔子所讲的养生,是在这个层面上展开的。我们结合着《黄帝内经》的道理,对《论语》中的养身之道来做一些解析。
认识自身,一个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明晓自己应该怎么活着,一个是从生活的角度来明晓自己应该怎么生活。孔子为什么提倡要恢复“周礼”?就是因为他认为他当时的人,比不上古代的人会“活”着。
《论语·宪问》中有这么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到这里,我们都应该感觉惭愧了。孔子意思是说,读书的目的应是为了修养自己,但是现代很多人读书都不是为自己而读,都是为别人而读。
有些家长就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好好读书,给我争点气!”让孩子读书,是让他自己修养自己的,没必要步步紧逼,也没必要拿出去卖弄。这就像《西游记》中还年轻的孙悟空,一旦学会七十二变了,就拿出去显摆给别人看,他的师父一怒之下,气得直要把他赶走了,原因正是“我教你的本事,是让你拿来卖弄的吗?”
中国传统的国学、传统的文化,都是要人修身养性的,不能是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要人知行合一。只有这样,人的心思真正的放开了,气也顺了,做事也就非常好了,表里不一,人是会很累的。
孔子讲:“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己矣。”他说古代人有这样三种毛病:“狂、矜、愚”。
▪ 第一层“狂”。
什么样子叫猖狂呢?就是不服别人管教、不受规矩约束。舜曾到民间去视察民情,看到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和他说:“你去跟着我当一个官吧。”结果那人一听,赶紧跑到水边把耳朵洗一洗,认为这是很难听的话,这就是狂。当时,这个“狂”是放肆、恣肆的,但同时也是心灵的自由。不过,后来人的“狂”就变味了,变得“荡”,那就是瞎折腾了。比如说,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人就不一样,昼伏夜行、放荡不羁,完全不依照天地运行的规律作息,这完全是折腾身体的“狂”。
▪ 第二层“矜”。
古代的人很矜持,出去做事讲廉洁、讲刚正不阿。这一方面是做事的准则,另一方面也是做人的准则。因为只有保持刚廉,乌七八糟的事情才沾染不到自己身上。所以说,古人是看起来很木讷,但内心里面刚廉正直;而现在的人呢,则是看起来很廉洁高雅,内心里却虚伪。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似没有多少文化,但一辈子活得很坦荡,但是总是有些人喜欢耍小聪明,玩弄一下小手段,一旦让人看破,难免被他人耻笑。
▪ 第三层“愚”。
古人是“愚也直”,也就是“拙”,有点类似愚笨的意思,就像小孩子是不是会说点傻话。若是问小孩子:“阿姨漂亮不漂亮?”有的小孩会说:“不漂亮。”这便是“愚也直”。但现在的人,好多已经改为了“愚也诈”,即使对小孩子,也要不停地提醒他:“要是阿姨问你漂亮不漂亮,你一定要说漂亮啊。”现代人的小聪明、小算计都是在这些细节中显露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不及古人呢。
孔子又讲:“君子有三戒。”即戒色、戒斗、戒得,也是在讲身心的修养。
首先,“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人年轻的时候,气血未定,过早的接触异性不利于身心发育,尤其不利于智力的提高。有的小孩子早恋,表面看是成熟,实际上智商、情商都没有成熟,过早儿女情长,欲念伤身体,分手伤心灵。
其次,“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女子一过二十八岁,男子一过三十二岁,肌肉开始沉着,这时候的人很有力量,一拳下去就能把人打倒,所以一定要警戒自己少与年轻人争勇斗狠。当然,孔子这里说的主要是男子,要他们在青年时求沉稳,不能莽撞,更不能斗殴打架,要爱护好自己。
再次,“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得”有的人说是名利,这是在讲人老年的时候不要贪得无厌。其实,老年人的这个“贪”并不是贪图什么钱财,主要指的是在情致上,是生活中的秉性。深一点去讲,就是说老年人应该保持寡淡的情致,对名誉、利欲等应该看得更透彻,做到不执著、不强求;再就是老年人应该心性随和,不固执、不极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身心健康。
最后请你将此文法布施给朋友,法布施的越多,功德越大,自利利他,让更多人也种下善根,你也会获得无量功德!
声明: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只为传播美好,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