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广告制造焦虑就被严打,那女孩长得太美也是犯错
发布于 2021-09-01 07:56
早上上班坐地铁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么一则新闻标题:“医美广告制造‘容貌焦虑’?严打!”。当时我心里就在想,焦虑不是自己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吗,怎么也能被商家(广告)“制造”?
巧合的是,下班坐公交的时候,又看到类似“某某商家贩卖焦虑”的文章。这就再一次刺激了我的思考,想着自己到底是经验有误还是接受的教育有问题,或者是自己的认知不够,不能认识到由我们自己每个人产生的“焦虑”,其实也能被商家“制造”和“贩卖”?
相信稍微有过心理体验的人应该都知道,焦虑其实就是一种希望改变现状的内在需求,每个人都有。如饿了想吃饭就是一种焦虑,没感觉到饿,但看到了美食想吃饭也可以说是一种焦虑,并且是被商家制造的焦虑。从这个意义上说,认为商家“制造”或者“贩卖”焦虑也是说得通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不喜欢吃榴莲,但水果店说不吃榴莲就会缺失很多营养,于我来说也制造了“营养不足焦虑”,那么我可以要求“打击”水果店么?
坦白说,其实公众对医美机构的反感,很大原因不在于他们的广告,尽管这些广告传递给消费者一种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的信息,确实有些膈应人。
真正令公众反感的,是一些医美机构不时爆出的伤害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事件,以及套路消费者选择高额消费项目以致最后无法偿还而选择裸贷肉偿,并由此引发的一些非常令人震惊的血案。
但这里我们需要强调,正当交易和违法侵权是两码事。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存在侵权事件的不法医美机构,毕竟是一些特定的、具体的市场主体。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犯了法,就打击那些没有出事、但也存在制造容貌焦虑的广告营销行为。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有厨师往菜里投毒,就“打击”其他所有餐馆。

况且,几乎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在制造或者贩卖焦虑。护肤品、洗发素、保健食品、美容服务等,都是商家利用或者迎合我们的某种内在需求从而制造焦虑。严格地说,如果不能制造焦虑,商业也就不存在了。
毕竟我不喜欢,一可以继续我行我素,打死不去美容机构,反正是别人评价我“低能”“懒惰”“贫穷”,又不是我真是这样的。

二呢也可以“接受现实”,老老实实地去改变一下,或许真能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或者一个新的开始。说白了就是,医美机构怎么宣传营销那是它的事,我怎么选择是我的事。只要它没有涉及虚假宣传,没有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那么它怎么营销应该是不得受任何第三方干涉的。
只是,在现在一个几乎是资本等于有罪、商业近乎无耻环境里,逻辑和理性已不太重要了。且正如此前看过的一篇公号文章所言,营销嘛,就是要迎合大众的口味。现在氛围变了,口味变了,那么这里也尝试建议一下医美机构还有其他商业公司,不要再按原来的套路写文案或者做广告了。一旦被扣上帽子,那就麻烦大了。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2021年还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祝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天天工作开心,月月发奖金!
写于8月30日晚上,改于31日晚上


1.一张商场图片,无意中道出了现实世界的经济真相 2.老师若被粗暴对待,何以教会学生文明待人 3.我们喜欢被管制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