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到中年有哪些高发癌症?

发布于 2021-09-02 07:19



女性到中年有哪些高发癌症?


 癌症,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很近。如今国人之所以“谈癌色变”,是因为癌症在我国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近些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持续攀升,这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乳腺癌

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据有关资料显示,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以下几点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乳房无痛性肿块;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乳头或乳晕部位发生溃疡,经久不愈;乳房皮肤凹陷;乳头血性溢液和发现腋下肿物等等。40至50岁是乳腺癌高危年龄段,但是常规体检一般难以查出。一般来说,35岁以上妇女每年要做一次基础乳房X线光片。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①乳房或腋下皮肤有无痛性肿块,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

②乳房、乳晕或乳头皮肤颜色改变,局部皮肤毛孔增大,呈橘皮状。

③乳房大小与形状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

④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

⑤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乳头有血性分泌物,溢出血液、乳汁等。

乳腺癌的预防: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1进行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钼靶,又称钼靶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和最简便、最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手段。不过,由于亚洲女性乳房很薄,脂肪含量相对较小,钼靶射线会被肺和乳腺吸收,过早进行筛查反而会累积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所以建议至少应40岁以上再接受钼靶筛查。

2有意识改变生活习惯

久坐,超重,食用高脂肪食物等坏习惯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因此需改变这些习惯。日常上班多走动,合理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年纪渐长更要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食物。此外,女性经常饮酒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这个也需控制下次数和量。

宫颈癌

 不容忽视的2号杀手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是妇科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占一半以上。早期多无症状,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见宫颈光滑,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等。宫颈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尤以50~65岁为发病高峰。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早期出血量少,晚期多量出血,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等。

宫颈癌的预防:

      1注意性卫生

 不要过早进行性生活,否则会加大感染的风险;性关系要简单些,不要和多个异性发生关系;遵守计划生育规则,尽量晚婚少育;要注意性生活、性用品以及清洁产品等的卫生,私人用具要与家人分开,避免感染。

     2每年做妇科体检

 女性朋友需要每年做一次妇科体检,尽早发现癌变的产生,为治疗争取时间。其中,有性生活的女性(包括未满20岁有性生活的女性)接受妇科体检的规律是:18岁以后每年做一次宫颈防癌细胞学涂片检查,如果连续三年没有问题,可以每两年检查一次。

子宫内膜癌

女性3大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晚期治愈率低的特点,所以对该病应以防范为主。

  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症状为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中混有不等量的血;晚期可因癌瘤侵润而引起腹部、腰骶部甚至下肢疼痛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是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9岁,75%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后,而且往往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所以又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叫做子宫内膜癌三联征。

子宫癌的早期症状:

1月经异常

没有绝经的病人可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量时多时少,断断续续;已经绝经的人,则会出现阴道流血的现象。

2白带异常

少数人会出现白带增多现象,早期可像淡血水样;晚期合并感染则可能出现脓血样排液,并有恶臭味。

3下腹疼痛

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

子宫癌的预防:

①要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一年一次,尤其是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或者家里有亲属得过癌症的人。

②55岁还未绝经的人应该到医院检查,查找原因,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检查。

③无论年岁多少,女性如果出现月经紊乱,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