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约科维奇说“压力是一种特权”时,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发布于 2021-09-03 14:03
“压力是一种特权。”德约科维奇在美网首轮获胜后说道。
在说出这句话时,他的头脑中一定闪现出进入阿瑟阿什球场时看到的一幕。在球员通道尽头的一堵墙上,这句话的原文“Pressure is a privilege”被醒目地书写在上面,以警醒每一位入场的球员。
这句话下面的落款署名就是美国网球传奇人物——比利简金,美网举办地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在网球圈,比利简金的这句名言被球员、教练、记者以及评论员反复提及。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觉得很难理解,压力和特权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又怎么能划上等号呢?
最初的猜测就是,这句话在英译汉过程中丢失或扭曲了关键的信息,照着字面翻译不会出错,但显然没有把这句话的丰富内涵完整、精准地表达出来。
为了弄清楚这句话的本源含义,我们需要到比利简金的原话中寻找答案。
“通常,如果你有巨大的压力,那是因为机会来了。” 比利简金清楚地记得她站在温网中央球场时的那一幕,能够有幸站到这里,能被万千世人瞩目,代表着网坛最高荣誉的玫瑰露水盘就立在那里,而自己现在距离创造历史还剩最后一座山头——翻过去你就成功,收获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一旦被击倒则留下永世的遗憾。
这便是压力。
换个视角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份压力,无数人倒在了决赛之前,他们根本无缘体会在温网中央球场打决赛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也就无法体会到这份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压力确实是与众不同的特权。
淘汰制最能体现网球比赛的残酷性。只要输了一场,你就得卷铺盖回家。就算赢了,你也根本无暇庆祝和懈怠,你必须迅速投入到下一轮厮杀中去,谁也不能保证你接下来一定能赢。
在大满贯连赢七场,这是人类最艰巨的任务之一,难度不亚于连续七次猜中硬币的正反面。
连赢六场进入决赛,这是你的实力使然,但也并不能完全排除运气的成分。到了决赛时,你还会有前几场那样神乎其技的发挥吗?好运气还会延续下去吗?
轮次越深,你的对手水平也就越高,他或许与你一样打得顺风顺水,状态和手感也正处于绝佳阶段——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即便是美网第一轮,即便是面对名不见经传的资格赛球员,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仍说出了“压力是一种特权”。可见,压力并不仅仅存在于巅峰对决时刻,它在比赛中几乎无处不在,稍不留意就会冒出来挑战你。
这在网球比赛中表现得更明显,也更频繁。一局只有4分,稍不留神你就会面临破发点,即便在发球局以40-0领先,你也绝不能掉以轻心,球员们似乎一直处于压力之中。
北京时间昨天中午,马纳里诺在第4盘第2局时以40-0领先。按理说,这个时候对阵双方面临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马纳里诺完全掌控着局势。这一局的结果却是,西西帕斯连得5分完成破发,由此导致马纳里诺心态崩溃,进而以0-6吞蛋输掉了最后一盘。
这便是整场比赛的分水岭。面对压力时,西西帕斯迎难而上最终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而马纳里诺则选择了逃避和放弃,他在最后阶段胡乱应付,草草收场,完全失去了斗志和体育精神。
如果说需要是发明之母,那么压力则是表现之母。在面对压力时,你是被它击倒,像马纳里诺那样当一名可耻的逃兵,还是被它推着走出舒适区,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迎难而上,顶住压力,这个道理谁都懂。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不能保证会获得成功,如果竭尽所能仍逃脱不了失败的话,那么坚持和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杜鲁门·卡波特 (Truman Capote)有一句名言,“失败是赋予成功味道的调味品。”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些痛苦的失败,那么成功也就不会那么甜蜜。如果攀登太容易,我们还会发自内心赞叹山顶的美景吗?如果成功总是唾手可得,那还有夺冠后情不自禁的倒地庆祝吗?捧起奖杯时还会有夺眶而出的泪水吗?
即便是垄断男子网坛近20年的三巨头,他们在夺冠后都不止一次地表示,“这并不容易。”
士兵们不畏惧战斗,他们起身迎接战斗,这是他们将演习付诸实战的机会。医生每天都直面生死,他们从不胆怯退缩,只要遵循科学的操作规范,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网球运动员为竞技而生,理应勇往直前去迎接压力挑战,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失败者,人们只会耻笑逃避的胆小鬼。
比利简金说:“我要全力去赢得下一分,而不是主动发出一记双误。请把球给我,我要投入战斗。”
“压力是一种特权。”比利简金说出这句话之后紧跟着说道:“它只属于那些努力的人。”(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
视频推荐/Video/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