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 《跟着课本去旅行》:全国名师何捷老师重点推荐,从课本出发,去看世界!
发布于 2021-09-04 09:33
写在开头
Q1
回归课本
《语文》教材里收录的,是那些经过精挑细选的名家代表作。从四大名著到《红星照耀中国》,从孔子到鲁迅;从《苏菲的世界》到《海底两万里》,从海明威到高尔基……这些传世的经典作品和作家们,正是孩子写作路上的明灯。
那么,如何将课文运用到写作中呢?“有魔力的作文老师”何捷有方法!
比如,他从《论语》里提炼出“有趣的‘三’”这个写作技巧,即“三”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点出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才有趣的写作理念,在帮助孩子理解文本的同时,将如何丰富文章的技巧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在解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他提出“慢镜头”创作的技巧,当遇到有趣的事却转瞬即逝时,就可以通过“慢镜头”来描写,将画面的动作、人物的表情和对话一一展现出来,不知不觉就能让作文更有代入感了。
作文技巧掌握后,就像建房子搭好了脚手架。如何建造一个牢固的摩天大楼,水泥砖块也是必不可少的。水泥砖块就是写作文需要的素材了。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次旅行获取的知识量和深刻印象不是翻几页书就能比拟的。但是许多孩子没有时间或者条件出去旅行,只能通过阅读来实现对世界的认识。
其实踏进学堂的第一天,从翻开《语文》课本的第一课开始,孩子们就已经开始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游了。课文,就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跟着课文去旅行,在《城南旧事》里的逛北京胡同,在《朝花夕拾》里的体味绍兴古城,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的美国走第五大道,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里的飞跃瑞典……让孩子真正感受文字的乐趣,才是他们提升语文成绩的基础。
也许,一两篇课文能提炼的写作技巧不足以应对各种题材的作文,但如果是40个呢?何捷老师为孩子准备了一份超厚的“写作秘笈”——《跟着课本去旅行》!
这套书由全国首届十大青年名师、全国首届“具有重大影响的写作教学名师”何捷老师倾情编写,带领孩子观世界、学语文、会写作、悟人生!
▲(全套四册)

听壮壮老师讲课文,览城市风光,探风俗文化,读历史漫画……
Q2
内页展示

一、一目了然的城市地理手记

二、写作宝典(含音频小课)

三、研学攻略地图

四、趣味历史百科





编 辑|小 清
校 对|智 齿
责 编|鹃 子
副主编|温 鹃 常 璐
主 编|李大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