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展播丨社区社会组织怎样才有生命力

发布于 2021-09-04 11:12

上方我们!

  TIPS




本期主讲人



朱雅仙,女,中共党员,在职大专,拱墅区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原党委书记。






党课讲稿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8年10月深圳考察时就强调,“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群众需求多种多样,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从近年来我们开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实践来看,社区社会组织在推动社区自治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

在灯芯巷社区,作为社区社会组织“金名片”的鲍大妈聊天室,自2005年成立以来,从一个鲍大妈发展成25个人的团队,服务功能也从单一的聊天扩展为专项咨询服务、和谐幸福大课堂等8大服务项目。鲍大妈聊天室为什么能够不断创新发展,具有如此强的活力和“生命力”呢?

有主心骨。聊天室首席主持人鲍倩,今年已经80多岁。她是灯芯巷的一名老党员,为人诚恳,富有爱心,不仅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又有乐于奉献的精神。鲍大妈聊天室成立以来,曾调解不少家庭矛盾。如有一对中年夫妻,为了一点家庭琐事闹到要离婚。鲍大妈得知后,和团队成员一起,通过耐心的劝说和心理的疏导,最后让夫妻俩打消了离婚的念头,从这以后相互也有更多的关心照顾了。鲍大妈以身示范推行“精神慈善”,通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个人困境、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化于无形。居民信任鲍大妈,就是因为她是共产党员,是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实在人、热心人、贴心人。在她的带领下,聊天室的团队务实团结,积极向上。16年来,服务社区居民5万多人次。

有主阵地。在解决鲍大妈聊天室的场地问题上,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想方设法,整合资源,把鲍大妈聊天室从原来只有8平方米的场地调整到80平方米。为了加强日常运转,社区还专门配备了一名社工,协助做好聊天室的相关事务及活动的开展。中央﹑省﹑市﹑区、街道领导多次到鲍大妈聊天室调研、考察、指导,也为聊天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区党委也经常深入聊天室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难题,合力推进工作。

有主力军。鲍大妈聊天室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引了不少党员志愿者加入到这支服务团队,目前核心成员已有25人。他们中有不少是来自本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有退休的,也有在职的党员。2005年成立初期,社区党委就高度重视,为扩大影响,增加队伍的力量,一方面物色有一技之长的人选,另一方面要求社区党员积极参与。楼道支部书记胡庭珠等主动报名加入了聊天室,并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承担起了陪老人聊天、为大家测量血压、举办健康讲座等服务。在他们的带动下,周边城区的一些党员、志愿者们也都加入到了聊天室,以自己的所长为居民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创立了“365”工作法,即“三联”,联合居民、社区、社会;“六化”,立体专业化、服务规律化、解难亲情化、对象多元化、活动经常化、奉献可量化;“五转变”,团队成员由少向多转变、服务项目由点到面转变、力量发动由内向外转变、培训教育由静到动转变、调查研究由浅到深转变。

一路走来,鲍大妈聊天室的发展,与草根领袖主持、党员骨干支撑、居民群众需要、党政部门关心等都分不开。作为社区社会组织的佼佼者,鲍大妈聊天室将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顺势而为探索新作为,继续引领社区服务新风尚。

今年,是我们党建党100周年,作为九千多万党员中的一份子,“鲍大妈们”也将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基层这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里继续为党的伟大事业增光添彩!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