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宝箱】感冒清热颗粒,你用对了吗?
发布于 2021-09-06 12:54
进入秋冬季节
早晚凉,中午前后比较暖和
衣服增减不及时就可能会感冒
秋冬季节的感冒有什么不同
该如何辨证施治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感冒清热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是个集好恶于一身的明星产品。首先从名字开始,“感冒清热颗粒”中“清热”二字,略懂中医的朋友们,肯定会误解其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药。
从中医角度来讲,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表寒里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等。
首先,感冒清热颗粒中所涉及的“热”与风热感冒中“热”的症候类型并不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关于这个“热”,大家也各有看法:有人认为,此“热”是指发热的症状;也有人认为,人体受寒邪入侵,身体会启动防御系统,关闭腠理(指皮肤肌肉的缝隙,是外邪侵入的门户),导致体内的热无法散发出去,清的是这个“热”。
至于孰是孰非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感冒清热颗粒是治疗风寒感冒初起时,所见低热、四肢酸痛、流清涕等症状。这一类症状的发生是因为腠理闭合,汗液排不出去,缓解必要以辛温解表、发汗为主。而感冒清热颗粒的主要作用就在于疏风散寒、解表清热,所以能起到发汗解表作用。
怎么起到发汗解表的作用?
说到这里,各位又会提出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既然风寒感冒汗液排不出去,那一定要加入发汗解表的药物,例如经典古方:桂枝汤、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等。但是感冒清热颗粒的组方与以上的经典古方组成却有很大的出入,怎么起到发汗解表的作用?怎么就是治疗外感风寒的推荐用药呢?
那是因为感冒清热颗粒所治疗的感冒,可不是简简单单的风寒感冒,而是带有化热的迹象,比如咽喉干燥或轻度疼痛、口干口渴甚至鼻腔干燥等。导致这一类型的感冒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体质问题,平时体质偏热,即便受了风寒引起感冒,也会随着体质化热。这一理论就与知名专家、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
罗教授认为现代社会大多数的外感都是寒邪引起的,即使在炎热的夏天里,外感证也是常有发生的,主要是由于室内空调房里的温度过低所造成。
罗教授将寒邪侵入体内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寒入侵体表
打喷嚏、身体感觉冷,无需用药,解决办法只需将身体暖起来,民间有很多这样的方法,比如用生姜红糖水,用热水袋放到大椎穴附近热敷,艾灸大椎穴, 热水泡脚等等。如果抓住时机,有时一杯热水就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外寒里热
一般情况下,对身体感知不明显,或者没有认真学习中医的人,可能第一阶段会错过,从而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寒热并存。还是有打喷嚏,流清鼻涕的症状,但是有的人也会流黄鼻涕,嗓子会痛,痰会是黄色的,身体发热,舌质红,外感症状明显,身体困倦,无力,肌肉酸痛,咳嗽的声音深入。
第三个阶段:表里俱热阶段
此时已经是外感没有控制住,最严重的阶段了,按照现代医学讲,这是引起了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是高烧,咽喉肿痛,痰多痰黄,呼吸急促,咳嗽时引起胸腔共鸣,舌红。如果贻误治疗,甚至会引发肺炎。所以,这个阶段,不要自己调理,而是要及时去医院,控制感染。这个阶段,必须要交由医生来处理了。
感冒清热颗粒什么时候吃
那么按着罗教授的理论,我们的感冒清热颗粒是在什么阶段使用呢?
前文中提到感冒清热颗粒可治疗风寒化热,但这个化热并不是全部化热,而是风寒化热之初期状态,仍以风寒为主。也就是在第二阶段的初期,错过第一阶段的时候来使用它。这个时期的感冒,不能使用辛温发汗太强的药物,比如麻黄、桂枝等,这些药很容易导致风寒迅速化热而入肺,形成肺热炽盛,应该选择使用比较柔和的辛温药物。其次,可以配伍一些凉药,但是不能使用苦寒太过的药物,如大青叶、板蓝根等均不合适,要选择一些可以辛散透邪的凉药。
感冒清热颗粒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和芦根组成。这个方子不含有麻黄、桂枝、干姜、陈皮这些温燥性比较强的药物,而选用了防风、紫苏叶、葛根、白芷、桔梗、杏仁这些柔和一些的辛温散寒药物。并且加入了柴胡、薄荷、荆芥穗,这三味药微苦微辛以透邪,发散风邪。如果翻阅古代本草书籍,这三味药的寒温属性不一,有人说温,也有人说凉,这就说明它们温凉属性不明显,偏于平性,风寒风热都可以用。
芦根,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但是属于甘寒药,可以防止风寒化热伤及津液,并且可以和胃,代替燥性太强的陈皮以和胃,解决感冒发热期间脾胃不和的状态。真正属于清热解毒药的,只有苦地丁这一味药,主要针对感冒期间咽喉的不适,比如咽喉干燥或疼痛等。
总之,感冒清热颗粒主治的风寒感冒不是单纯的风寒,而是有化热的迹象,或者夹杂热邪,比如咽喉干燥或轻度疼痛、口干口渴、甚至鼻腔也干燥等。在中医看来,疾病都是立体的,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这么简单,单纯百分之百的寒证或热证很少见。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增大,一定要适当添衣保暖,小心着凉!
稿件来源: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