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一对母子的照片引网友热议:是有教养,还是失去了童真?

发布于 2021-09-07 09:19

                                                       

地铁上的熊孩子是很多人的恶梦。但是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却让一部分网友支持起了熊孩子。

照片上一个妈妈正在座位上看手机,她的身边坐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坐姿,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正襟危坐。两条腿笔直的放好,双手端正地放在腿上,乍一看小男孩有一种憨厚的萌感,还挺可爱的。有些网友就说了,在地铁上看多了熊孩子,看见这样有教养的孩子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其他网友纷纷表示,这是父母教育得当,希望大家以后都像这样的父母学习。

但是也有网友表示了不同的意见,那就是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失去的童真?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因为大多数熊孩子只是一时半会的控制不住自己,并不是故意的要去做坏事的。很多"熊孩子"其实只是在展现孩子好动的天性,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这样控制自己不去乱动,还是挺可怜的。

但是不论怎么说,当我们在坐地铁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更愿意自己身旁坐着的是这么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而不是一个上蹿下跳的熊孩子。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不言而喻,大多数的人还是会更加喜欢有素质的孩子的。

那么,一个有素质的孩子有哪些优势呢?

1、 成才先成人

素质就是一个人的素养,有素养的人才具备成为优秀人才的品质。所以在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栋梁之才之前就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素质的人。一个人的素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更不能只靠书面说教。只有父母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才能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就具备优秀的素质,孩子也才能更好地成为优秀的人才。

2、 素质相近才能吸引

很多父母都很认可孟母三迁的故事,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他们往往会忽略一点,那就是只有相同理念的人才会在一起共处,也只有相同素质的人才会越走越近。作为父母当然喜欢自己的孩子是在高素质的环境下长大,前提是孩子本身是具备素质的。只有孩子具备了素质,才能融入这样的环境当中。

父母如何培养出一个有素质的孩子呢?

1、身教大于言传

作为父母,如果想培养出一个有素质的孩子,首先父母就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而这些素质不能只要父母来说给孩子听,还需要父母表现在自己的身上。比如父母不光会告诉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自己也会如此照做,主动的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不随时丢垃圾等等。这些小小的事情都会一点一滴的被孩子看到,然后被孩子深刻在自己的言行中。

2、不要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随便索要他人的物品,在公共场合影响他人,不光是没有素质的表现,也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大多数熊孩子就是这么熊起来的,再加上家长的无脑纵容,他们就愈发地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培养孩子素质的同时,也不能纵容孩子的自我中心,要让孩子知道界限。

3、 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的习惯会培养出好的品格,而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而是在于长期间的坚持。而一个孩子的良好习惯,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还需要父母的长期监督。每一个好孩子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需要父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规范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品格和素质。

所谓的好孩子,不只是只听从父母的话。是否拥有美好的品质与素养,不光体现在孩子身上,也体现在父母的身上。

【免责申明】 本图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