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教育部新基建意见”

发布于 2021-09-12 12:14


· 政策解读:留意国家新政策,争做时代先锋人。

大家好,我是你们熟悉的陌生人——当然团队中的“小汐“。

2021年7月21日,教育部颁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这让整个教育界,又掀起一阵热议和变革。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意见》的具体内容吧。


01

printf(“第一部分:建设目标”);

到2025年,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教育专网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

02
printf(“第二部分:重点方向”);
  • 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专网+升级校园网络。

  • 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构建新型数据中心,支持省级教育部门建设教育云,不鼓励县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建设数据中心,鼓励区域和高校共享超算资源和人工智能算力资源。促进教育数据应用,推动各级各类平台开放协同,例如: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应用新生态,升级网络学习空间,实现移动应用支持、泛在学习支持和掌上服务,建立师生数字档案,构建服务体系等。

  • 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开发新型资源和工具,优化资源供给服务,实现共享社会资源,构建学科知识图谱,升级搜索引擎,进行精准服务,与此同时,提高资源监管效率。

  • 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完善智慧教学设施,提升多媒体教学装备水平。建设智慧科研设施,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开展科学实验。

  • 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普及教学应用、创新评价应用、拓展研训应用、深化管理应用。

  • 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增强感知能力,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研判,形成趋势报告。保障绿色上网,推动可信应用,健全应用监管。

03
printf(“第三部分:新基建下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 提供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和应用环境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融合程度有限和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智能化水平不足,且数据孤岛(数据无法共享、平台无法互联)的情况较为突出。新基建中的新网络、新平台、新安全属于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石”,新资源、新校园是在新网络、新平台、新安全的基础上,孕育出具有教育行业特色的基础设施,新应用则是从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进行探索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路径。

  • 注重教育公平和网络安全教育公平体现在资源共享,数据流通,平台一体化等等。

  • 实现更加灵活个性化服务新基建强调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技术,提升教、学、管、评、研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灵活、个性化的服务。

END
下期预告
“双减”文件下,未来教育何去何从?

参考文献: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