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和“囚徒困境”的解读与思考

发布于 2021-09-12 14:06


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整体资源趋于稳定,旧的增长红利消失而新的增长点尚未出现、向外延发展的机遇尚未找到,这时矛盾会转入内部

市场中为了争夺利益而恶意竞争,却并不能给社会和企业带来更多实际收益。

内卷就这样开始了


01
小镇故事


 什么是内卷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平凡无奇的小镇。

小镇上有四家鞋店,每天上午10点开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午休,下午2点到晚上6点继续营业;每周一至周五营业5天,周末休息。

后来有一户人家从大城市搬来小镇上,并且也开了一家鞋店。据说那座大城市的人民以勤奋、能吃苦著称。果然,这户人家也具备这些特点。

他们家的鞋店每天早晨7点就开门了,中午也不午休,晚上直到11点才关门,就连周末他们也正常营业。

他们的“勤奋”得到了回报,生意明显好于小镇上的其他鞋店。

其它店的老板们也不服输,纷纷调整作息时间,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小时。他们的“勤奋”也得到了“回报”,营业收入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

那么,此时的小镇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由于小镇人口并没有增加,鞋的需求量保持恒定,跟以前一样,所以每家鞋店最终的营业收入没什么变化,并不会增长。

但营业时间从原来的每周5天,每天6小时变成了每周7天,每天16小时。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时间变长了,但收入却没有增加。

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卷。

同时,这也是传说中的囚徒困境。

什么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
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

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
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

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
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
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

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在政治学中,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可以用囚徒困境来描述。

两国都可以声称有两种选择:增加军备(背叛)、或是达成削减武器协议(合作)。
两国都无法肯定对方会遵守协议,因此两国最终会倾向增加军备。

似乎自相矛盾的是,虽然增加军备会是两国的“理性”行为,但结果却显得“非理性”(例如会对经济造成都有损坏等)。

这可视作遏制理论的推论,就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遏制对方的进攻,以达到和平。

商业活动中亦会出现各种囚徒困境例子。


两个公司互相竞争,二公司的市场推广费用互相影响,即一公司的市场推广费用力度大较被顾客接受则会夺取对方的部分市场份额。但若二者同时期等同减少市场投入,收入不会减少但成本费用降低。但若不提高市场投入,生意又可能会被对方夺走。


此二公司可以有二选择:

互相达成协议,一致减少市场费用的开支。(合作)

增加市场投入费用开支,以此提升客户的认知和接受度,压倒对方。(背叛)

若二公司不信任对方,无法合作,背叛成为支配性策略时,二公司将陷入价格战或者比拼费用消耗战,而市场费用成本的增加损害了二公司的收益,这就是陷入囚徒困境。

在现实中,要二互相竞争的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是较为困难的,多数都会陷入囚徒困境中。


什么是勤劳和公平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商场老板们工作时间变长了,娱乐时间就变少了,他们光顾餐馆、咖啡馆的次数就少了,于是小镇上的餐饮业变得冷清了。

虽然鞋店的营业时间延长,他们的耗电量增加,但餐馆、咖啡馆却在一些生意冷清的时段进入了节电模式,所以发电厂的生意也没有变好。

总体算下来,小镇的经济不但没有变好,反而变差了一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内卷不但有危害,而且会危害到看似无辜的每一个人。

疲惫的小镇鞋店老板们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成立鞋业协会,联合小镇政府制定强制性的行业规则和劳动法:

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营业时间不得超过5天,法定节假日必须休。

鞋业协会有权要求不遵守规定的鞋店关门,对屡教不改者,鞋业协会将联合小镇政府将其驱逐出小镇…


行规一出,来自大城市的人家就立即抗议,他们觉得这是对勤劳致富者的不尊重,也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这是干涉他们的自由,这是对他们的不公平对待和地域歧视。

鞋业协会立即怼了回去:你们所谓的勤劳并没有真正致富,反而对社会造成了危害。

鞋店又不是急救中心,消费者早一天买鞋还是晚一天买鞋往往并没有区别。

你们只顾着自己的作息时间而不管他人,这不是自由,而是自私,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劳动法面前人人平等,并没针对谁、歧视谁,对违法的人采取强制措施也是天经地义。

02
大城市的故事


如果大家认为内卷是老板们才要关心的问题,跟打工人无关,那么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大城市里发生的故事。


后来一位小镇姑娘顺利应聘进入了这家设计公司,她本没有从业经验,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在简历上和面试时都说了谎。



每次老板晚下班的时候都会看到这位小镇姑娘。于是老板在公司例会上表扬了小镇姑娘的刻苦精神,并宣布要增加她的绩效奖金。

此后,这家设计公司其他打工人也发生了变化,加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老板对这些“勤奋刻苦”的人见怪不怪了,奖金的事也不再提了。

反而是那些下班后有事要做不能加班的人经常被老板批评,甚至被扣工资。

于是,打工人的工作时间延长了,但收入并没有增加,内卷害了每一个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毫无疑问,良币被驱逐意味着企业将蒙受损失。
03
如何破局


因此,内卷不会创造价值,而且会危害每一个人。
下面我们会分别来讲,打工人和企业在面临内卷时该如何破局。

那打工人该如何告别恶性竞争,告别无效内卷呢?

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发起革命,迎难而上或转换赛道。

想要挑战权威制度、改变社会普遍认知,去领导一场革命,是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其难度之大,周期之长,大家也只是在心里想想。现实中,多数人都会在第二和第三种方式里做选择。

选择迎难而上的人,别人会赞他坚强勇敢、挑战自我。但真实的情况就是, 同事加班到9点,你就到10点,同事到十点你再到11点,看谁能熬得过谁。

那转换赛道呢,是否就是在“逃避问题”?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这个选择了,那就是每一年从北上广深回归到自己的家乡的人群。

其实在逃离“内卷化”的过程中,你还需要对自身的能力和需求有清晰认知。竞争带来的焦虑其中有一部分,是你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信心过高。

这种时候想要破局,就要先明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并不断探索和尝试以内在的天赋潜能,进而寻求新出路。

企业也会存在内卷现象,该如何破局?

一般来说,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整体资源趋于稳定,旧的增长红利消失而新的增长点尚未出现、向外延发展的机遇尚未找到,这时矛盾会转入企业内部,成员间为了争夺利益而恶意竞争,却并不能给自身和企业带来更多实际收益。

虽然每位员工都在保持忙碌,实际上忙碌的内容都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他们只是长期从事一项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一定的层面,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这样的行为带来的便只是没有创造力的内部消耗。

如果你所处的市场或者你的公司目前正处在越来越内卷的行业空间之中,应该怎么做?

❶  发现自身优势,差异化竞争

差异化竞争就是通过市场细分和个性化服务来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们可以将公司的业务、价值、竞争力等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去发掘核心优势在哪里,把握住核心竞争力去挖掘更深的垂直细分领域。

把你的用户锁定的越精准,并在这样的一个领域里力求做到最好,通过对细分市场的个性化服务提供客户满意度,更好地争取和维护客户。然后就会发现空间在扩大,竞争者在变少。


为企业建立差异化竟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a. 源于消费者需求

b. 避免同质化

c. 以企业资源为基础

d. 差异化策略有方

综合运用差异化竞争进军竞争激烈的市场,具体而言在于面向目标客户的差异化:产品及品牌定位差异化,产品质量及包装的差异化,重点销售区的差异化,市场推广的差异化,终端促销的差异化。

❷  扩展新市场

规划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开辟和尝试新的业务,避免公司循环往复最后逐渐失去生命力。

什么叫“第二曲线”呢?产业发展有生命周期,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是先升后降的抛物线,当一个业务做到高点就会衰退,应该做另外一个业务跟上去,在拐点出现之前开始一条新的增长线,从而实现持续增长。

让“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共舞。

❸  技术创新

回顾互联网过去十年的发展,基本都是在重复风气了-风停了这个简单的过程。但是由于每个热点都吸引大量创业者涌入,导致“僧多粥少”,于是行业就开始内卷,大家产品和模式都差不多,就比谁钱多,谁烧得久谁胜出。

这种恶性竞争到现在也有所改变,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将在竞争中占据更高的比重,风险投资对创业公司的考量也将更多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不再盲目投资一些没有技术门槛的行业和企业。

换言之,只有拥有“硬核技术”的企业,才能避开内卷。

那么,企业究竟怎样才能降低风险,开展有效的创新呢?总结起来有以下4个方面:

a. 要有目的地创新
b. 要有组织地创新
c. 要在熟悉的领域创新

d. 要吸取别人的经验

❹  制造困境,坐收渔翁

在“囚徒困境”中,有两类角色,囚徒和警察。由于囚徒双方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去考虑,很多时候采取出卖对方的策略,结果被主导者(警察)所利用,双方陷入了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某件具体的事情,如果处于主动地位,那么完全可以向故事中的警察学习,通过利用这个博弈理论,让竞争的双方或多方陷入困境,从而降低成本,实现你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与您的朋友分享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有一种爱叫做分享

出门在外 居家必备

传染性病毒细菌预防利器

看过来!!!

温馨提示:

《紫翔思享》属非商业学习分享平台,分享的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我们都处在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真诚感谢您的作品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