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禹城齐河临邑全面融入济南,这是一盘怎样的发展“大棋”?

发布于 2021-09-15 22:00

近日,《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印发实施。《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济德同城化,支持齐河、禹城、临邑打破行政壁垒、全面融入济南,实质性推进济德同城化发展。

  《发展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济德同城化”和“支持齐河、禹城、临邑打破行政壁垒、全面融入济南”又应当如何理解?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质化推进济德同城化列上日程

  早在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将其作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构建了“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加快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2020年11月,山东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做强省会经济圈。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推进省会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济淄、济泰、济德同城化被提上了日程。而支持齐河、禹城、临邑打破行政壁垒、全面融入济南,实质性推进济德同城化发展,正是《发展规划》中“济德同城化”的重要内容。

  具体济德同城化如何实施和推进?记者发现,《发展规划》中对“同城化”是这么描述的:加快实现交通同城化、要素同城化、科创同城化、市场同城化、公共服务同城化,充分释放同城化红利,尽快形成“同城效应”,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打破行政壁垒 三城有望打造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济南日报 赵晓明摄

  记者注意到,《发展规划》对此是这样说明的:要“加强济南与周边各市的全方位对接和融合互动,全面推进设施共联、人才共用、产业共兴、市场共建、开放共赢、生态共保、社会共治、服务共享,共同做大做强省会经济圈。”

  对此,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表示,对于“支持齐河、禹城、临邑打破行政壁垒、全面融入济南”,必须从省会经济圈发展乃至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来解读。他表示,“齐河禹城临邑全面融入济南,并不是说这三地从行政隶属上并入济南,而是重在打破行政壁垒,在交通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


济南时报 王锋摄

  记者注意到,去年德州市发布的《中共德州市委关于制定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也有类似内容。该《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德州市将积极主动对接济南规划政策,支持与济南毗连区域融入新版省会城市规划,并支持齐河、禹城、临邑打造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由此可见,齐河、禹城、临邑打破行政壁垒、全面融入济南,对于济南德州而言是双赢。

  具体来看,以齐河融入济南为例,《发展规划》明确了将齐河交通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纳入济南规划总体布局,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与齐河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推进济齐城市空间同城、产业体系互补、市场资源共享,支持齐河与济南协同发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文旅康养、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支持齐河与济南科研院校合作,联合打造省会经济圈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推动济西国家湿地公园和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一体化保护,加强济南与齐河生态环境信息和数据共享,开展污染源头协同治理、环境污染联防联治。这也为下一步济德同城化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探索发展新模式 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规划》还提出,强化毗邻县(市、区)合作,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发展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究竟有何内涵?意义何在?

  “这种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已有先例,譬如长三角就是典型,我们都知道江阴、昆山、嘉兴等一些行政上归属江苏省或浙江省的城市,但它们和上海同属一个经济圈,经济产业上互补,联系也更加密切。”董彦岭表示,齐河和济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的关系,所以这种发展模式实质上是将已有的趋势或者说政策试点的成果推及到更大的范围。

  董彦岭表示,这种发展模式符合市场经济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根据经济互补性、区域互补性的特点来组织经济活动的规律。齐河等地全面融入济南,作为省会经济圈跨区域融合发展的示范,对济南突破行政界限和其他区域的一些合作也是一种借鉴。


爱济南 张刚摄

  董彦岭认为,推行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下一步可以通过共建打造一些合作示范点的方式来丰富一体化的形式和内涵。“从目前已有的经验看,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模式,一种是辐射式的,另一种是合作建设式的,可以多样化存在。《发展规划》里提到强化毗邻县(市、区)合作,这意味着将来济南和齐河等地未来可能共建打造一些飞地园区或者共建园区,这值得积极推进和探索。”

  记者注意到,对于这方面,《发展规划》也有提及:要加强规划衔接,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社会协同治理,加强重大污染、安全事故等联合管控与应急处置,打造一批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支点。支持济南章丘—滨州邹平—淄博周村、济南平阴—聊城东阿、济南商河—德州乐陵和临邑—滨州惠民、泰安新泰—济南钢城—淄博沂源—济宁泗水—临沂蒙阴和平邑、东营广饶—潍坊寿光等探索跨市域毗邻县(市、区)一体化发展路径,支持新泰建设连接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商河建设连接内核圈层和联动圈层的节点城市。(策划:李永 姚琳琳 记者:许凯)

来源:爱济南 济南报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