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真的要凉了吗?
发布于 2021-09-20 21:52
"双减"政策为何出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意见》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为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双减政策出台大的背景,一是目前中小学学生负担太重、教育短视化、功利化的问题;二是校外培训市场存在各种乱象,乱象集中表现在: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在宣传中贩卖焦虑,虚假宣传;在收费上,通过区别收费制度,刺激和利用家长焦虑情绪,乱收费,高收费;在依法诚信经营上,存在着退费难、卷钱跑路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

“双减”到底在减什么?

1
学校的负担——减校内作业负担:学校任务校内完成,家长不需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2
自找的负担——减校外的各种辅导班和线下课,周末孩子再也不用奔走于各大辅导机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到家庭学习.
3
别人给的负担——再也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究竟上多少辅导班,这样的攀比压力让家长和孩子都透不过气来.
而这也与“减双负”文件的全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相谋和。这份文件直接让教育培训机构进入了一个寒冬。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具体解读一下众多出台措施中的这两条:
(1)对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管理,严格管理学科类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
(2)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对校外培训的开班时间、价格、人员资质、教材、广告宣传等做了规范,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

江湖上有一句话流传多年:“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国家直接一刀切砍掉课外学科补习机构,明摆着的“夺人钱财”。
而且直接是“釜底抽薪”。
昨天还是大佬,今天都有可能退市。

2020年,在线教育乘疫情之势,风生水起,K12 在线教育迎来发展高峰。
前有猿题库APP和小猿搜题所打出的生态,后有互联网巨头的源源注资。猿辅导的资本扩张显得轻而易举,一路融资,估值从30亿美元到155亿美元,增长近416%,在全球教育科技独角兽公司中坐稳头部位置。而紧随其后的作业帮,同样身手不俗,月活接近一亿。
仅仅一年,中小学教育在一级市场的风险融资规模就超过 500 亿元,超越了过去十年的总额,而猿辅导和作业帮加起来的融资额高达380.1亿元,拿走了全年总额的7成。

除却教育“前辈”的急速侵略之外,资本同样也心急如焚的想依赖自有的流量优势拿走几块市场蛋糕——拼多多、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纷纷入局在教育行业。

为了转化率、为了流量,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智能生态链,课程质量和服务可以抛到脑后,运营策略和围剿营销则被堂而皇之的摆到台面,在线教育早已成了资本的一场狂欢。
反噬来临
在2020年教培行业的野蛮发展中,实习生最高月薪可达两万,可如今的教育行业如同一壶沸水,突然被丢进严寒当中,“就业新宠”早已成为过去式。
就在几个月前高途课堂还开出"保底60-65万元"的高薪招聘条件,宣称要招聘1万名老师,可如今手握Offer却入不了职才是面试者的窘境。甚至更有应届生戏称,去年年薪超百万,今年想拿到7-8千的offer都得烧香拜佛。
在今年年初,资本也在暗暗退场。
高瓴资本在今年第一季度清仓了好未来与一起教育;同期,老虎环球基金清仓高途;景林资本则大幅减持好未来。
资金流的变动让作业帮 2021 年中登陆美股的计划搁置,作业帮发布声明称,公司没有明确上市计划、IPO 没有时间表。可就在此前招股书已撰写完毕,估值超过 110 亿美元。
猿辅导也不得不暂停了3 月前后一轮超过 10 亿美元的融资,而且掌门教育约有千余名员工被同时裁员,其中70%为产品研发岗。同时,好未来已确认开始裁员,其CEO 张邦鑫在直播间表示:“裁员是肯定会裁员的。”没有需求的业务肯定会被关掉。
教培机构怎么转型?
一、1对1家教
1对1机构转型1对1家教可能会更顺利些,对于班课类的机构来说,则需要重新制定规则
二、转型做高中类培训机构
按现有政策来说,高中阶段是允许进行学科类培训的。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科类培训,第一个是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高,第二是高中阶段培训不容易出口碑,培训三年就上大学了,不具有连续性。
三、转做成人教育、职业教育
近年来攀升的公考、研考及各类资格证、学历考试人数,也展现出成人和职业教培市场的巨大潜力
四、转型课后托管或者与公立学校合作的托管
托管,与学科类培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作业托管,可以发挥学科类机构的优势。
五、转型人工智能基础教育
六、早教兴趣班、托育和幼儿园
七、培训机构周边
学习力培训、专注培训、学习方法总结、学习力提升,学习问题诊断,学业规划,志愿填报……有很多可以开发
八、转型科技或者体育培训机构
编程、无人机、篮球、足球、跆拳道……
九、家庭教育
十、转型教育硬件和软件
是危机还是机遇?
出国留学热,成就了新东方;
奥数热,成就了好未来。
这次转型,既是危机,也是一个机遇,更是一次挑战,到底能成就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 ★ ★
★
编辑:19财务1班
陈碧玉 夏玉 简思雨 唐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