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可不只是吃月饼,其他习俗你知道吗?

发布于 2021-09-21 07:23


,小“生”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由于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

中秋便因此而得名

除了中秋

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

也是人们赋予这一天的名字

说到中秋

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吃月饼和赏月呢?

但是,除了吃月饼和赏月

中秋的习俗还有很多呢!

01

拜月

民俗专家萧放说,拜月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至于具体的仪式,一般是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人们在家里或者户外摆上“月神”牌位,然后放好瓜果梨桃、月饼等供品,然后进行叩拜,祈求福佑。

“那个时候,男女拜月的愿望不一样。男子一般希望科举考试能取得好功名,女子则希望能够拥有美丽容颜。”萧放说,随着习俗演变,明清以后才有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02

观潮

古时候,在浙江一带,观潮算得上是中秋时的一件盛事。据说,“中秋观潮”早在枚乘的《七发》中已有所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创作的《八月十五看潮》诗中也写道:“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可知此风俗由来以久。

03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人们对此并未满足,便有了“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湖广一带习惯用瓦片叠于塔上燃灯;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广东、香港等地,人们制作不同形状的灯竖起于高杆上,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04

赏桂花、饮桂花酒

我国饮用桂花酒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屈原《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每逢中秋之夜,欣赏桂花,在阵阵桂香中喝一杯桂花蜜酒,也是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

05

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传说中的月中玉兔被称为“太阴君”,民间管它叫“玉兔儿爷”。兔儿爷原本是人们祭月的对象,由泥塑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从清代开始,兔儿爷逐渐变为儿童的中秋玩具。

06

舞火龙

舞火龙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民间习俗,代表地是香港,据说可趋吉避凶。

除了这些习俗

还有不可缺少的美食呢!

01

糍粑

八月中秋舂糍粑。糍粑是川渝地方的一种为中秋佳节制作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糯米,因为要用木棍杵打,俗称“打糍粑”。

02

麦箭

山东即墨中秋节吃“麦箭”。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03

大闸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这种滋味让人神往。

04

团圆馍

在北方很多地方,有一种中秋节的饮食和月饼的地位可说是相同的,那就是团圆馍,意味着团圆。团圆馍一共有两层,一层是顶一层是底,中间则夹有香香的芝麻,味道香,口感脆。

05

糯米莲藕

中秋食藕,是寄团圆之意。以糯米填充莲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浓入口,意喻甜甜蜜蜜。

06

毛豆

江浙一带除了芋艿外,还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07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

最后小“生”祝大家

节日快乐、阖家团圆!

(素材来源:网络)

END

点点点,赞和都在这儿!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