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年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内容、重点和备考策略

发布于 2021-09-22 00:43

一、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对“四史”学习教育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摘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学习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时,既要符合学生学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要符合社会、国家发展对思想政治课提出的客观要求。

在命制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时,要在把握“四史”学习教育要求基础上,以“四史”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融入“四史”学习教育内容时,要把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为重点。

关键词:高考;“四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试题;高考命题;思想政治课;考教融合

二、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摘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落实这一要求,需要通过考教融合,以考促教,以教促学。对近些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进行分析发现,通过设置试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生态伦理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生态文明认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

对教育教学的启示是:

  • 在观念层面,坚持立德树人,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 在内容层面,以高考试题为引领,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 在方法层面,构建协同机制,凝聚生态文明教育力量。

关键词: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考教融合;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素养

三、高考命题日渐灵活

此前,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到:

  • 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

  • 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以后的高考将会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无论是数理化或者是文史类的考试,均会设置开放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

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埋头苦读、死记硬背的模式来学习、来备战2022年高考,且在思维上仍然是不擅长变通,显示是不太现实的,在以后的各种模拟考以及高考中将会极度不适应。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2022年高考仍然是没有对应的考试大纲的。据教育部在此前发布过的通知中就曾明确:自2020年起,不再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生如需了解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可沿用2019版《考试大纲》。

也就是说,无论是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或者是沿用旧高考模式的省份,唯一可参照的仅有2019版的考试大纲。这也就意味着,备考范围相对较大。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复习与掌握不同难度的内容,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四、2022年高考命题原则、趋势和命题要求

在过往的高考之中,根据高考命题原则、趋势、要求来推测出题内容都很重要,因此不少朋友都会想知道教育部高考如何出题、最新的高考命题要求和方向。

本期,笔者就将根据教育部公开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为大家分析2022年高考命题原则、趋势、要求、方向、动向。

2022年高考命题原则趋势要求:高考出题方向动向

2021年3月中旬,教育部官网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及,2021年高考命题有六大要求、十大原则,大体内容为:

六大要求

1、设计不超出《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和教材要求;

2、设计必须科学规范,目标明确,立意需科学、新颖灵活,立意需合理准确;

3、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该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

4、试题应该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以比例配置需合理;

5、题干需要围绕一个中心,干扰选项需要能反应考生的典型错误;

6、非选择题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思维量和赋分值要合理。

十大原则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命题需要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要用体现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

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

高考材料将不使用教科书中的,但考点知识都不能超出考纲要求。目的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

命题每道题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因素。做到所谓的“以生考熟”,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

比如政治有些问题好像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县长、市长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

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

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

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

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

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

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从上面的要求和原则不难看出,本次命题有明确的方向和趋势,除了标注的内容外,还围绕着以下数个重点:

1、民族文化、社会热点素材很重要

2、命题方式将多变,新课程标准落地

4、拓宽视野、阅读范围、增强分析能力

五、2021年高考命题特点和2022年高考备考策略

(声明:本文均源于网络,原作者不详。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