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天赋的孩子只能做一个普通人吗?
发布于 2021-09-22 10:09
哪怕孩子没有天赋,但她却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付出时间和精力,在有益的兴趣上投入热爱,不亚于学习了一个知识与技能,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 ◆ ◆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手提矿泉水,拎着俩馒头,质朴的形象,这位低调的北大老师火了。
他叫韦东奕,现在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他从小就对数学很感兴趣,14岁读初二时,他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数学天分,15岁入选国际奥数国家队集训,竞赛时有一道难题,国家队的教练花了3个小时才做出来,而韦东奕只花了两个小时。
从高一开始韦东奕就开始参加各种数学竞赛,不仅在国内拿下过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许宝騄金奖等奖项。
更接连在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赛中两次拿到金奖,而且是满分,之后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系。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网站文章介绍称,“韦东奕为数学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等,拥有非常强的数学分析和计算能力,已在国际著名数学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是富有潜力的青年学者。”
这样一位“牛人”,在面对镜头时显得有些腼腆和局促,当被问到“成为北大老师要多牛”时,韦东奕说没觉得自己有多牛,“我就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
韦东奕的经历和成就无疑令人羡慕的。
“勤奋好学”、“从小获奖”、“北大保送”在无数耀眼的光环下,他大概就是许多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同时也完成了中国父母眼中期望的望子成龙、出人头地。
能取得如此成绩,韦东奕肯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与勤奋。可如果说他身上没有一定的天赋,肯定也没人相信。
是啊,有天赋的人确实有,可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我们普通人比有天赋的人取得成就要困难得多。
那我们普通人只能选择躺平吗?那孩子没有天赋也只能做一个平凡人吗?
答案肯定不是的。
你是否注意到韦东奕说的“我就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这句话,虽然有一定的自谦,但也反映出一个细节,如果韦东奕对数学没有兴趣,哪怕他在数学上再有天赋,你觉得在数学上他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吗?
这句话其实也反应出了兴趣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培养兴趣
素有“一考定终身”、“高考改变命运”的说法。
事实确实也是这样,高考是我国最公平的制度之一,也是普通人最容易实现跃迁的途径之一。
可为了高考成绩,也衍生出了一个名词,叫“填鸭式教育”。
填鸭式教育就是灌输式教育。
填鸭式教育的坏处显而易见,它只充分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
哪个时间应该学习什么阶段的知识,早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很多时候孩子甚至不需要真正理解某一个知识点,只需要记住解题的套路,就可以解出很多问题的答案。
“填鸭式教育”饱受广大家长吐槽,可又不得不让孩子顺着这条路走下去。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什么东西,来弥补填鸭式教育的缺陷呢?
培养孩子的兴趣就可以作为其中一点,我们都知道,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我们总是愉悦和快乐的,对孩子也一样,而兴趣还可以是孩子对一件事,一个工作不竭的动力来源。
哪怕孩子没有天赋,但她却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付出时间和精力,在有益的兴趣上投入热爱,不亚于学习了一个知识与技能,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天赋也不怕,相信孩子会在自己的兴趣上更容易取得成就。
给孩子发挥的空间
给孩子发挥的空间就是寻找兴趣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上,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就给孩子规定这规定那,不让做这不让做那,认为孩子只有在一些看起来有用的道理上成长,才会变得更棒更优秀,其实这是在一步一步磨灭孩子的创造性与自主思维能力。
孩子的创造性是与生俱来的,填鸭式教育已经带走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父母应该好好呵护,让孩子发挥出来。
提供给孩子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和空间,不要增加繁重的束缚与条条框框,要放大孩子的好奇心,耐心仔细地引导孩子打开创造性思维的大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这样一来,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
虽然有天赋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绩,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后天的教育也尤为重要,后天的教育到位了,相信孩子在未来也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