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症是什么?一文读懂血小板增多

发布于 2021-09-24 17:4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血液系统骨髓增殖性的疾病的一种,也称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有60%的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变。

血小板增多症分哪几类?

血小板增多症一般分两种类型,一个是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患者出现急性感染期,这种情况下可能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所以抗病毒感染可以解决血小板增多的问题,还有一些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因一线治疗方案无效被切除了脾脏后,血小板变高的,这种情况和上面可以归纳为一种,也可以叫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另一种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通常会有基因突变,这是骨髓造血异常活跃,在我们血液系统中循环了大量的血小板细胞。

血小板增多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是病人起病缓慢,可有疲劳、乏力的感觉,以血小板增多、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可达到100-300万/mL。血涂片中血小板聚集成堆,大小不一,偶可见到巨核细胞碎片。主要以血小板增多,脾大,出血或者是血栓形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血小板增多症应该如何治疗?

临床上碰到血小板增多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血小板增多,如果持续时间很长,都可以引起血栓,应该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1、骨髓抑制剂,常用的是羟基脲,属于化疗药,可抑制骨髓造血,通常开始量较大,2-4g/d,3-4天后减成1g/d。其它常用的药物为白消安、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马法兰,这些也都有效。但是通常临床上用的羟基脲最多,副作用比较小,血小板下降或者病情缓解就可停药。(如果再次复发还可以继续用药)

2、放射核素磷治疗,容易诱发白血病,一般不主张采用;

3、血小板分离术,可以较快减低血小板计数、改善出血,通常用于胃肠道出血、妊娠分娩、选择性手术前期;

4、干扰素效果也不错;

5、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消炎止痛药治疗;

6、如果有血栓形成,可以用肝素或者双香豆素类抗凝剂。

血小板增高 切脾 是绝对禁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