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七个一百”系列活动之百封烈士遗书NO.85 季步高

发布于 2021-09-24 19:09

  重温烈士遗书

    感受英雄风骨









百封烈士遗书的故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公共艺术学院整理了百封烈士遗书。这些烈士遗书,有的写于阴森的牢房里,有的落笔在行刑的刑场,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纸短情长。这些永不褪色的烈士遗书背后,是革命烈士刀光剑影的革命经历。让我们跟随英烈们这一封封直至心灵的遗书,去触摸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

今天,我们讲述烈士季步高的故事。

英烈简介

季步高(1906-1928),名大纶,号凌云,笔名布高,生于浙江龙泉天平乡季山头村,是广州红花岗革命烈士之一。1922年夏入上海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随后入上海大学学习。1925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同年9月,在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被党组织派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先后任训育处副主任、训育长。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兼兵委书记。1928年8月在广州红花岗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22岁。

英雄故事

1925年9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时,中共广州市委成立,季步高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
1926年春,季步高遵照党组织的指示,中途退学,被党组织派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先后任训育处副主任、训育长。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人运动中去,一方面协助邓中夏培训工人武装,一方面协助罢工委员会机关编辑《工人之路》刊物。
1927年春,他接任邓中夏的工人纠察队训育长之职,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教育大家加紧练武,保卫省港罢工委员会,与国民党右派和工贼作坚决的斗争。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东的国民党右派遥相呼应,于4月15日在广州开始反革命大屠杀。季步高等率领纠察队进行反击,但由于敌众我寡,纠察队被迫转入地下。随后,中共广州市委在一片白色恐怖下成立,季步高临危受命,担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负责秘密组织工人武装队伍。
1927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根据党中央指示,决定举行广州起义,季步高协助做了大量准备工作。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的红色信号弹划破了南方漆黑的夜空。季步高率部分工人赤卫队员,配合起义军主力--叶剑英领导的军官教导团,攻打广州市公安局。起义期间广州第一个工农民主政府--广州苏维埃政府在炮火中诞生,季步高被委任为苏维埃军事委员会军械处处长。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广州起义不幸失败。季步高按照党的指示,转赴香港。
1927年11月1日,季步高协助广州工人代表会特别委员会主席周文雍,联络和发动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时遭驱逐的2000多名铁路工人和被开除的500多名火柴工人,到广州东山国民党反动派头目汪精卫宿舍处集会、请愿示威,要求恢复工作,并高呼"打倒汪精卫"、"拥护中国共产党"等口号。当游行队伍到文德路时,突然遭到敌人袭击,周文雍等30人被捕。季步高心急如焚。他协助吴毅、李源、陈铁军、沈青等设下计谋,将周文雍从虎口里救了出来。由于敌众我寡,纠察队被迫转入地下。
此后,季步高参加了广州市委领导工作,依靠积极分子发动工人群众,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这年的10月、11月间,他与周文雍等一起先后领导了两次工人示威游行。11月,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我党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季步高是起义行动委员会委员,他协助张太雷周文雍等同志,把铁路、纱厂等各业工人武装组织起来进行训练,为武装起义做了大量工作。12月11日凌晨3时,广州起义爆发了。季步高率部分赤卫队员直奔维新路,配合教导团攻入敌人最顽固的广州公安局。接着,他又率部参加了扫荡市内残敌的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武装占领了珠江以北的广州市区。起义胜利后,成立了广州工农民主政府--苏维埃广州公社,季步高被委任为军事委员会军械处长。此后,敌人集中兵力进行反扑,起义部队和工人纠察队等武装,与敌人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激战,终因寡不敌众,起义部队冲出重围,进行转移。根据党的指示,季步高东渡香港,向上级汇报情况。
广州起义失败后,季步高按照组织指示到了香港,向设在那里的中共广东省委汇报了起义经过,并主动请缨重回广州工作。1928年1月25日,季步高肩负广州市委书记的重任回到广州。他与市委委员周文雍、王华、谢田、叶耀球等人,排除千难万险,恢复了市委机构,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他来往于西关、高弟街等地下据点之间,了解情况,部署工作。
1928年1月上旬,中共广州市委重新成立,季步高为市委委员,很快秘密返回广州。此时广州的反动势力极为猖獗,到处笼罩在白色恐怖中,斗争异常尖锐残酷。1月下旬,刚刚建立的市委机关即遭敌破坏。1月30日,中共广州市委再次重建,季步高临危受命,担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他想方设法秘密联络、收拢被打散和隐蔽在各处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十几天后市委机关再次遭到破坏。季步高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万分险恶的情况下,带领同志们分散隐蔽进行革命斗争。4月13日,季步高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并继续在广州开展地下工作。7月,去香港向省委汇报和请示工作时,不幸被港英当局逮捕,遂被引渡回广州反动当局。在狱中,他受尽了敌人的残酷刑讯和拷打折磨,但他视死如归,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1928年初夏,季步高赴香港向省委汇报工作,7月,不幸被捕。尔后,又被引渡到广州。敌人先后囚禁、刑讯季步高达六个月之久,施以"火烧"、"吊飞机"等等酷刑,但季步高始终坚贞不屈。同年冬的一天,季步高走上刑场,从容就义于广州红花岗,时年仅23岁。他的名字,被载入中共中央组织部1945年4月编印的《死难烈士英名录》中。
季步高英勇牺牲后,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的英名被载入革命烈士史册。1983年8月,在他的故乡――浙江龙泉市城北隅安清山,建立了2.5米高烈士纪念碑

烈士遗书


一封封生死离别、催人泪下的遗书。烈士的遗书之所以让人动容,在于遗书中表现出来的浓烈的亲情和革命者的人性之美。他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濡以沫的爱人,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们凭借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先烈们用生命谱写人间大爱,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史料来源:百度百科 

   责编:吴向阳 
审核:杨威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