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高,能在房企混下去吗?

发布于 2021-09-26 07:42

地产NEW谈
地产未来十五年

“内卷”,位列《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第九位。

内卷,又称“内卷化”,本是社会学术语。

它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他将“内卷”和“进化”两相对照,判定这是两种不同的演进方式。

其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用“内卷化”( Involution)来描绘一种文化现象,那种处于自我懈怠、自我消耗的动态停滞状态。

“内卷”作为网络流行词出圈时,它的概念已经被放大,涵义越发地宽泛化。

有人形容“内卷”,就像是电影院坐满了人,第一排却选择站起来看,这样就挡住了第二排,第二排只好也站了起来。

以此类推,最后每一排都站了起来看。电影并没有发声变化,但大家看电影的方式都感到非常累。

上图是被称为清华“四大卷王”之一的“学堂路”车神

正是对“内卷”有了这样的理解,“内卷”就与房地产业的现状发生了关联,这里尤指那些TOP企业,校招时的门槛越来越高。

很多“门槛”,基本都能拿来当门用,“关”掉一大批人。

校招,一场“人才高消费”的狂欢

如果把房地产极其相关行业看成一个大的系统,那这个系统里,最早出现所谓行业“内卷”的,并不是这些TOP房企,而是设计院。

十多年来,上海综合甲级设计院的录用标准,早已是名校硕士起步。

如果是建筑学这样的专业,可能还必须是国际名校硕士——因为建筑学这专业,非常适合外来会念经的和尚。

但那时候我没觉得哪里不对,因为在我心目中,设计院这种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地方,就活该内卷。

在这里,就是要比谁学历硬、学位高、脑力好。

2019年,某演员拿了个“美国建筑大师奖”,看的人“尴尬症”都犯了。

其结果也是被一顿猛怼,因为她惹恼的,就是这个群体中又秃又强的那一帮。

我能理解这种愤怒,这位姐确实装的过了,连我一个工地上打灰的都感觉到冒犯。

渐渐地,这种“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传导到房地产行业。那些所谓地产头部企业在招聘时,也同样是唯名校论、唯高学历论。

近些年这些TOP房企的校招人才标准是,国内首选是“建筑老八校”或“985工程高校”,退而求其次也要“211”。

个别企业卷的再深点儿,就算是“建筑老八校”,也要具体区分是“上四校”还是“下四校”。

学历方面,博士、硕士研究生是首选,而且是本科、研究生阶段都要是“985”那种(现在新的叫法是“双一流”)。

如果有混迹学生会的履历,那是加分项。

似乎房地产HR们的共识就是:学历和能力可以划等号,招聘到高学历人才,就是高能力的保障。

填补企业人才缺口的捷径,就是大量录用高学历人才。

那为何会有这样认知,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房企校招,始终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为用人单位拿到求职者的简历,是无法对上面的内容做到准确勘验的。

虽说招聘过程会设置多种形式、多轮次的面试机制,但遴选出现差错也是不可避免。

对于“校招”的目标群体,他们都工作经验、项目履历都相对匮乏,甚至有些就是零。

那用人单位只好通过应聘者传递来的教育背景信息,来推断他能力的高低。

我们当前面临的现状就是,多年教育产业化的进程,除了少数得到公认的名校外,其他大部分学校颁发的同级别文凭之间,区分度非常小。

我们缺少具备公信力从而被广泛接受的院校专业排名,民间流传的各种版本,总会有夹带私货之嫌。

负责招聘的HR们,大多无力从专业角度甄别适岗人才。

那索性就一刀切,用名校、高学历作为门槛,来降低选拔过程中出错的概率。

毕竟这些出身名校拥有高学历者,起码在专业学习能力方面,还是有保证的。

“校招拼学历,社招看年龄”,遴选方式确实简单粗暴,但好在效率还是高的。

房地产行业人才高消费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大材小用”,毕竟这是一种低效率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

而且还容易出现“小用”也不适用的问题。试错成本高,很不经济。

特别是那些应用型、技能型需要一定项目或工程经验积累的岗位,比如设计、工程、投拓等,简单地使用高学历者替代,后果就是一方面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又在人才浪费。

错配,也是一种浪费

房地产行业,难道不需要高端人才吗?当然需要,而且非常需要!

这个行业,虽说近年来由于借助“高杠杆”迅猛发展,其金融产品属性愈发凸显。

但它制造业的基本属性始终还没有脱离——因为最终结果,还是要完成产品交付。

如果从加工制造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的产品打造过程,其实普遍还停留在手工业阶段。

因为产品质量的问题,使其成为“3.15”的常客。

即便是TOP10的房产企业,交付的产品质量也是良莠不齐。

被某些媒体捧成“业界良心”的企业,一旦走出特定区域,比如发轫之地,马上就“有心无力”。

房地产行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品牌效应,还远不能为其产品力背书。

这个行业痛点,多年来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校招之时,大批青年才俊,都在挤TOP房企“管培”的独木桥。

据报到,一个某某计划,几年下来已经把一千多名博士招致麾下。

他们的专业背景,除了涵盖城市规划、建筑、岩土、土木工程这些传统相关专业外,还有不少数学、金融、教育、计算机等专业。 

这些英才,许多人都去了三四线城市摸爬滚打锻炼。

因为越是艰苦的地方,才越有发展的机遇和成长的机会。经过工程一线的锤炼,据说更有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未来领袖”。

但我的心中,还是会有那么一点儿遗憾。总是觉得,错配,何尝不是一种浪费?

我们的房地产建筑行业,工业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发展目标,道阻且长。

真希望这些高端人才,能进入到这个领域来,来助力改变这个行业的生态。

但我知道这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奢谈。传统加工制造业,投入周期长,迭代慢、出成果难。

而“管培”的独木桥,才是“钱景”一片光明。

古语云:“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理想主义者的红杏,终归要向现实出墙。

房地产行业这个谈不上什么知识密集的行当,反而让这么多的高智力群体趋之若鹜、熙来攘往,因为这里是学历变现的一个不错地选择。

这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博士也是要恰饭的。

“双非生”,机会在哪里?

既然房地产行业,“985遍地走,211多如狗”。那土木专业的“双非生”们(非985和非211院校毕业的学生),出路在哪?

有一种观点人为,教育产业化大背景下的连年扩招所致,大学生过剩,“双非生”找出路是难上加难。

真的是这样吗?

看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公布的结果,我国大学生占整个国家人口的比例,不超过10%。

这个“大学生”是指大专以上学历,包括在读大学生。

其中占比最高的北京市,大概近30%。

而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实际占比都在30%~40%之间,其中加拿大占到了这个国家人的50%。

所以,就人口比例而言,我们距离“大学生过剩”的时代,还有一段八竿子也打不着的距离。

我的感觉也是如此,二十多年来接触到的房地产企业以及上下游关联单位,除了设计院高知人群密度较大外,其他行业都还有大量空白需要填充。

我们感到的“拥挤”,其实是一种发展不均衡所致。

越是发达的地区,房地产企业越是重点布局,因此导致的马太效应,让人员集聚呈现白热化,从而“内卷”。

岩石乐队在《大饼卷一切》中唱道,“大饼卷一切,卷的是人生百味尽在不言中”。

那么刚要迈入职场却备受一纸文凭折磨,就算是对未来职业生涯充满起伏不定状态的预防针吧。

少数大城市对人才吸纳的“马太效应”明显

文凭内卷如此,我反而觉得“双非生”不必过多抱怨。

因为恰好是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大部分领域的工作性质,知识的深度都并非深不可测遥不可及。

无论是“985”毕业,还是普通院校生,学历教育部分的差异,对日后从事工作的成果影响并不大。

因为解决问题时,不是把文凭翻出来,而是把水平展现出来。

这,就是机会。

都说房地产行业已经告别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但在我看来,至少目前以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不错的行业。

近些年的房地产百强企业起步门槛,都是200亿以上的规模。如果换作其他行业,数的上数的企业,可能有个十几家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还是要对这个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吸纳能力有信心。

在“校招”门槛面前,有时确实会显得有心无力。

那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再给自己一个五年,目标明确、踏实努力的五年。那时候你的“落差感”,就会消弭许多。

卷不过,怎么办?

都说职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要是没得选,怎么办?

除了少数翘楚之外,大部分人,都是一种被动选择的状态。

这个情况下,我觉得还是要先解决自身的价值观和思想认识问题。

我不是在卖“鸡汤”,只回避而不解决问题。我是觉得,总要面对现实,然后再谋求改变。

改变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拥有一项实实在在新的技能。

比如许多人不甘于在施工单位项目部奔波的状态,于是就通过职业资格途径实现更换赛道或者工作平台。

这个过程必然艰辛,作为一个曾经在地产项目部007的人,体会过那种见缝插针挤出时间自我提升的滋味。

但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就是这样,做着自己最不喜欢的事,从而达到最想要的结果。

发自内心的自律,就是解决了自身价值观和思想认识后的体现。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卷不过”,怎么办?

比如遇到那种考证神人,不但把勘察、设计、一建、造价、监理注册职业资格统统打通,实现“五子登科”,还跨界去把注会和律考拿下,集满“七龙珠”。

遇到这样可以召唤神龙的“大神”,还要在这个赛道里去卷吗?反正我是会卷铺盖走人,防止被碾。

职场三十六计,卷不过,走为上计

其实在无法正面硬卷的情况下,寻求“差异化生存”也是很好的策略,

我是在相声演员冯巩的身上看到“差异化生存”:

他是相声演员里面最会演小品的;而演小品里面,他会弹吉他;在弹吉他人里,他又是最会说相声的。

做不到专而精,可以尝试广而博。

多年工作下来,我在面对设计问题时,可以解释一下工艺;在面对工程时,可以说说成本;在面对成本时,又可以谈谈我的一些经验。

现在,老板记住我的,可能只有年会上讲“脱口秀”了,让我在公司像个“民间艺人”般地存在……

总之,去努力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力,争取让潜力变成能力。能力这个东西好就好在,你去努力了,它总归就会有。

最后说一下大学时的一件事。当时我们第一公寓的一楼小卖部,一个颇受欢迎的食品是“北京”牌方便面。

后来碰巧看到关于“南街村”的走访记录片,才知道这个方便面立足市场的原则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这个方便面明显有别于其他品牌同类产品的地方在于,除了便宜,它干吃比泡着吃味道更鲜美。

在我看来,这是“差异化生存”的又一生动案例。

我还记得宿舍老五,拿来方便面,先不开包装,就是一顿揉搓,把面饼弄的稀碎。然后打开包装,一把把抓着吃,竟然有大快朵颐的即视感。

—END—
 

1、项目背景

现行的项目总培养体系,始于2008年,为博志成业内首创!

历经13年的升级迭代,博志成已成功举办37期项目总高阶班输出1500余名优秀项目总;博志成为300余家房企提供内部项目总培养发展项目,培养25000余名项目总人才;博志成线上项目总课程参加学员3500余人,累计共培养超过30000名房企项目总人才,这个群体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中流砥柱!博志成,已经成为国内房地产项目总培养的黄埔军校!

进入2021年,房地产进入全新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低增长、低利润、低容错、高风险】成为行业最显著的特征,正在加速进入【经营精细化管理红利时代】。用旧地图无法再找到新大陆!博志成进行第10次产品及服务模式升级,这次不是一次优化迭代,是一次颠覆式全新迭代!

讲师与研发,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30人实战讲师组成的讲师天团集体作战!共同集中研发,高度专业交圈,高度业务协同,形成一套真正系统的项目总课程体系

讲师团队来自万科、碧桂园、万达、绿城、龙湖、金地、中梁、祥生、新力等标杆企业背景,在构建主义研发总教练段烨老师+资深房地产培训老司机程光水老师的双教练带领下,历经六十天,多轮次深度打磨,九条专业线深度交圈碰撞融合,必将颠覆现有项目总培养市场格局的《铸将工程·中国房地产项目总369发展方案》重磅来袭!

2、三个“唯一”

3、八大亮点

4、培养体系

基于四类项目总的能力要求,依托房地产开发全流程,结合关键工作场景任务,采用 “369”方式,打造高品质项目总。

5、培养维度

6、课程体系

7、三大培养阶段,锻造优秀项目总

训前测评

基于学员现状的能力测评(管理、专业、发展潜质三大维度)

输出《个人分析测评报告》

三大学习主线

知识赋能线

工作实践线

落地保障线

期次

线上知识点微课

线下场景工作坊

时间安排

课前思考

第一期

开营典礼、团队拓展、《项目总角色定位及能力模型解析》

1天

线下课前1周学习群安排学员进行课程预习及问题提炼

《项目总领导力的5项修炼》

2天

第二期

26个财融知识点

《项目总财税融6大痛点解决》

2天

30个投资知识点

《项目总投资管理4关键任务》

1天

第三期

13个运营知识点

《项目总敏捷运营6场景解析》

1.5天

12个工程知识点

《项目总工程管理8大防坑指南》

1.5天

课后应用

第四期

标杆项目考察

1天

线下课后1周学习群辅导促动学习成果实践转化

13个营销知识点

《项目总营销管控5个锦囊》

2天

第五期

标杆项目考察

1天

13个设计知识点

《项目总设计管理5大能力》

2天

第六期

9个招采知识点

《项目总招采管控5把秘钥》

1天

行动落地

20个成本知识点

《项目总成本精细管理6段锦》

2天

行动学习贯穿全程,定制小组课题研究、全员案例萃取成果输出:《优秀分享案例集》、《课题研究成果汇编》

第七期

《项目开发全流程经营沙盘》

1.5天

成果汇报、结业典礼、学员评优

0.5天

合计

136个知识点

50个关键场景

20天

8、课程结构

结合行业形势、企业发展,基于建构主义,首先在对大量客户与学员调研基础上,再有30位讲师一起交圈研讨与激烈碰撞,最终形成本套课程体系:基于项目总实际开展的工作,聚焦各专业端口的关键痛点展开,基于问题阐述、原因分析、解决建议的逻辑,采用场景化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教学设计,目标只为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以下用《项目总财税融课程体系》作为示例展示;(温馨提示:全部十门课程的课程价值点及目录,另有附件呈现,有意者请沟通交流)

示例:项目总财税融6大痛点解决

项目总财税融6大痛点解决(微课)

报名联系:王洋
联系方式:15712987467

中国房地产项目总369发展方案研发过程

博志成项目总培养发展历程

往期精彩瞬间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