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拥有好气质吗?气质美的表现有哪些?
发布于 2021-09-26 09:36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有许多争论,但一般学者都相信,“性格”是属于意志方面的特征,而“气质”则属于感情方面的特征,是内心情绪向外流露的表现状况。
心理学上将气质定义为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的灵活性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人们不禁要问: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吗?一个人能改变自己的气质吗?古代的人的气质与现代的人是否一样?一个地方的人的气质与另一个地方的人的气质有可能一样吗?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由于气质问题正随着历史的脚步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气质的问题也就特别多了。他们关心气质,因为他们知道气质对生活、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那么,气质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呢?
先看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的一段话:“在许多儿童中,这些气质的原始特征往往在随后的二十多年发展阶段中保持。”他是针对发现了儿童天生的气质差异以后说这番话的。也就是说,出生不久的儿童,他们就已经具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气质了,这种气质又将长期保持。即,这种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是相当稳定的。而这种天生的差异与稳定性是与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具有的先天性与稳定性相联系的。也就是说,由于气质的形成有一个生理上的基础,因而它们的形成,与他们出生时的状况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婴儿刚刚出生,为什么就产生了区别呢?比如说,一个婴儿与另一个婴儿,他们哭的方式、闹的方式,为什么是不同的?又为什么有的婴儿非常吵闹而有的则比较安静?
这个时期,作为婴儿,他们还没有受外界的种种影响,所以,他们所具有的这些气质的差异可以说明,气质是有着先天性的因素的,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由于人的神经系统的先天性造成的。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长期致力于这个方面的研究,他通过对高等动物的实验发现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一些特征。他对自己得出的 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和耐力的标志是它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在一定限度以内,高等动物的条件反射和条件刺激物之间保持着强度规律,大脑皮层中发生的兴奋是与刺激物的强度相适应的。兴奋过程强的动物能够忍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并形成条件反射;兴奋过程弱的动物,在刺激过强和过于持久时,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已形成的反射也会遭到抑制和破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