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半月热点解读:反诈骗警官走红、未成年游戏防沉迷实施、郭老师账号被全平台封禁......

发布于 2021-09-26 20:53

2022浙传考研QQ群

群号码:1158440560

2022浙传考研微信群

加师姐好友可进

9月1日—9月15日

九月上半月热点一览

Career In Business

1、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子事件

2、王者荣耀崩了

3、“伞兵”被污名化

4、反诈骗警官走红

5、黑龙江高校学生干部查寝因过分嚣张被通报批评

6、郭老师账号被全平台封禁

NEWS

热 点 一

 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子事件 

事件概述

8月30日,网友发布一段女子被安保人员拖离西安地铁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显示女子被地铁工作人员强行拖拽出车厢,致女子身体大面积裸露。

针对该事件,@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对其进行了回应,但网友认为这一回应避轻就重,并不买账。9月2日,陕西西安市公安局通报事件处理结果。

理论链接:危机公关、舆论倒逼

西安地铁的回应对女性乘客被保安“治安”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但对保安“暴力执法”这一行为却避之不谈,丝毫没有对女性乘客被如此暴力对待的关怀,网友不买账也是无可厚非,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看,西安地铁的这一回应是失败的。

“危机公关”又称“危机管理”,指的是组织在自身运作中对发生的具有重大破坏性影响,造成组织形象受到损伤的意外事件进行全面地处理,并使其转危为安的一套工作

中国关键点公关公司董事长游昌乔提出危机公关5S原则,即承担责任原则、真诚沟通原则、速度第一原则、系统运行原则、权威证实原则。从5S原则来看,西安地铁的回应在“速度第一原则”上还算合格,但是在“承担责任原则”和“真诚沟通”方面,却并没有站在女性乘客的立场上给予关怀。

网友的声浪不断将这一事件送上热门话题榜,对保安及西安地铁的声讨也越来越激烈,9月2日,陕西西安公安局对这一事件进行了通报,并对涉事7人进行处理,也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舆论倒逼事件。

“舆论倒逼”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常有出现,指的是在公众中形成的与官媒期望形成的舆论不相协调、出乎所料的舆论,这些舆论反过来迫使官方对其中的问题作出回应

新媒介的不断涌现不可避免地打破了旧有的舆论格局,特别是公民主体意识及诉求表达欲望的日益增强的趋势下,“舆论倒逼”在新媒体语境下已经有了不可低估的力量,我们应正确看待,分析其产生和运行机制,促进公共权力的优化和加快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NEWS

热 点 二

 王者荣耀崩了 

事件概述

9月4日晚上8点,#王者荣耀崩了#话题冲上热搜高位,网友认为这是因为最近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要求未成年人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上线,因此大量未成年人同一时间涌入引发了系统的短暂崩溃。

理论链接:媒介依赖理论、未成年人保护

从卡茨的“使用与满足”角度来看,王者荣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心绪转换的需求,甚至和朋友“开黑”,也能进行虚拟空间中的人际交往,这正是西美尔所说的一种游戏的社交性

西美尔认为在社交性中,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是从人的互动性中排除了现实性,个人会为了游戏这一纯粹的目的参与社会交往,这也是典型的传播是游戏的话语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游戏这一社会交往形式和媒介形式也可能会促进“上瘾”。美国学者徳弗勒提出“媒介依赖理论”,他发现受众通过某些媒介获得“满足”,但如果没有其他替代性媒介时,人们就会对此媒介形成依赖关系,而此媒介对于人们的影响也就越大

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而学习、听音乐、玩游戏、聊天是近几年未成年人中排名靠前的网络活动。

近年来,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各种政策措施越来越严格与完善。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网游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出台新政策的初心和目的是好的,这也是对未成年人和各大游戏软件提供商的一次警醒,警醒我们要保持人的主体性,而不是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工具和游戏所异化。但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我们不能毫无批判地对技术进行无条件的肯定,也不能对技术的积极因素怀有偏见,技术发挥作用的好坏最终仍然取决于人类自身。

正如学者克兰兹伯格所说,“技术不分好坏,也从不中立,决定技术将人类带向何方的方向盘,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的手中。”

NEWS

热 点 三

 “伞兵”被污名化 

事件概述

9月1日,微博号“央视网青年”发文称“伞兵”是光荣、值得尊敬的职业,但近期却成为不少人吐槽、骂人的谐音梗,并呼吁“玩梗要适度,不要污名化伞兵”。

理论链接:迷因、狂欢理论

伞兵是光荣并值得尊敬的职业,无论在什么时候这个词语都不容被侮辱,但最近这个词却频繁而又密集地出现在各种视频的弹幕之中,成为负面词汇的谐音梗。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其本身成为了滋养“快文化”的土壤,在“快文化”的熏陶之下,受众不去了解也不去追究其缘由,因此表达越发欠缺思考、越发通俗化。在社交媒体时代,作为“快文化”形势之下的“梗”,也就是一种迷因,其复制与扩散的速度更是难以想象。

“伞兵”作为一个突然爆火的网络迷因,经过社交媒体用户的大量传播,而接收到信息的受众又变成传播者,传播范围就不断扩大,而受众就在这所谓的谐音梗的狂欢之下,成为了对英雄“污名化”的帮凶。

作为新时代互联网公民,在提升媒介素养的同时、在满足精神层面的交流共鸣与娱乐需求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辩证地看待并合理运用每一个通俗化的新兴词语。

NEWS

热 点 四

 反诈骗警官走红 

事件概述

9月初,河北秦皇岛民警因与主播连麦宣传反诈骗知识走红,主要通过抖音连线PK的方式,与多位主播展开合作宣传,让对方主播直播间的人下载反诈app,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成效。

理论链接:传播的仪式观、社交货币、景观社会

新媒体技术的浪潮席卷而来,英尼斯曾言:一种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的新文明的诞生。新媒体正在力图通过自己的优势来重构的传播生态,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强烈冲击,而传统媒体转型也成了大势所趋,一些官方媒体也在转型的探索中开设了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指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

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政府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属性,信息内容需贴合所属的政务部门本身的内容宣传需要。而陈警官借助当下火热的短视频平台,通过连麦的方式进行宣传,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这一“借力出圈”能成功地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更是因为陈警官与主播们之间的对话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以及其叙事语态的转变,以网友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

而网民作为创新与扩散曲线中的中间群体,很好地受到了创新者和意见领袖的引导,在直播和互动中推动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在网络中的不断扩散。

但在这波热潮褪去之后,我们也应对这一现象有更深的反思——政务新媒体可以有“网红”,但不能陷入流量逻辑,为了涨粉“出位表演”。

而陈警官在直播中反复强调反诈骗软件,并在9月9日决定停止一切直播,并承诺未来将以其他形式继续进行反诈宣传工作,彰显了政务新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NEWS

热 点 五

 黑龙江高校学生干部查寝 

 因过分嚣张被通报批评 

事件概述

8月31日,一段黑龙江职业学院学生会查寝时“摆官威”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扩散。9月1日,黑龙江职业学院在其官网上发布《关于网传视频有关情况的通报》指出,经查,该视频发生在2020年10月9日,当时,二级学院已对6名涉事学生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在全院召开学生工作整风肃纪大会,查摆问题,全面整改。

理论链接:大众传播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中提出大众传播的三功能说,其中,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指的是“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

视频曝光之后,几名学生干部的行为被网友斥责谩骂,受到了群体压力和公共舆论的审判,也起到了对这一类行为进行纠偏的作用,但视频未经打码被传到网上,也是对于学生隐私权的侵犯。

网友不仅对几名学生干部进行人肉,甚至对该校学生和学历进行攻击和谩骂,甚至推动这一事件走向了娱乐化,涌出了一个又一个段子和梗,在调侃和娱乐的过程中,人人都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事实上,我们应该做的不是继续对几名学生干部不依不饶,而是应该对这件事情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进行深思,凭借“官位”作威作福的行为并不少见,学校和社会该思考的应是如何进行制度的完善,从根本上对这一行为进行遏制

NEWS

热 点 六

郭老师账号被全平台封禁

事件概述

9月2日,@迷人的郭老师6 在新浪微博平台要求抖音解释永久封禁的违规处罚。随后,@迷人的郭老师6的微博账号也被封禁。

理论链接:审丑文化

 

郭老师被封,舆论的走向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认为郭老师并没有做偷拐抢骗的行为,被封有些小题大做;而另一方则认为郭老师平常行为和话语十分恶俗,被封也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

事实上,在郭老师被封前,其在抖音中粉丝数就已将达到715万,但从小获流量开始,郭老师就在“审丑”路线上一去不复返,内容低俗一直是郭老师“直播间”的最大卖点,这实际上也是一场互联网审丑文化的狂欢

审丑文化由来已久,最初它是人类对具有否定性的“丑”进行的一系列判断、品评、鉴赏、批判、宽容的一种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勃兴,审丑文化也依附网络载体从网络文化中衍生出“网络审丑”现象

鲍德里亚曾说:“效果战胜了原因,即刻性战胜了深度的世界,外表和纯粹客观化战胜了欲望的深度。”受众追求效果和即刻性的短暂满足,一方面是对于主流审美的反抗,也是对另类滑稽长相的变相嘲讽。

网民在狂欢中对审丑文化表示“膜拜”,并在社交过程中以角色降格的方式,即“自我调侃”、“自我矮化”,将自己丑化为嘲讽、戏谑的对象,从而宣泄自己在现实环境中被规训的压抑心态

尼采就曾在《查拉图特斯拉如是说》中表示,人类有时会追求丑陋,因为丑陋的事情可以刺激我们被道德千百年来压抑的感官

END

【浙传考研必读】

2022级浙传考研必读

参考书推荐

334大纲解析440大纲解析

浙传考研历年真题(2013-2021年)

浙传考研方向大揭秘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