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到底有何价值,看完就知道!
发布于 2021-09-27 00:45
黄茶,可以说是六大茶系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了。
在谈到黄茶的时候,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黄茶是一种与绿茶的加工工艺略有不同的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
经常会有人将黄茶错认为绿茶的一种。黄茶最显著的特征——黄叶黄汤,也时常会被误解为是绿茶放坏了。
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黄茶。
图/网络
黄茶是我国的特产,仅我国有之,别无他国,就目前来说,虽然黄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之一,但是在我国的茶市场中,黄茶的消费需求并不大,一是产区比较少,仅限于四川雅安、湖南岳阳、安徽霍山等传统地区;二是产量很少,黄茶在茶叶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小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三黄——黄茶的突出特点
黄茶的三黄是指干茶黄,汤色黄和叶底黄(叶底,即干茶冲泡后舒展开的茶渣)。
十大名茶中的君山银针就是黄茶,君山银针是黄茶的代表。因其干茶黄并且身裹白毫而得“金镶玉”的美誉。
图/网络
黄茶杀青的时候同样是通过高温钝化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同时挥发部分水分、青草气。在保证杀匀杀透,完全钝化酶活性的基础上,尽可能促进在制品黄变。“多闷少抛”的杀青方法能够使得叶子杀透杀匀,也能造成高温高湿的条件。所以黄茶在杀青的时,多闷少抛的手法和高温高湿的环境,已使叶绿素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闷黄时,更是由于热化作用,使得叶绿素大量遭破坏,水解后生成叶绿酸和植醇等化合物。含量变化最大的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同时也生成的茶黄素。
图/网络
叶绿素含量的减少和茶黄素的增加,造就了黄茶的“三黄”。
“闷黄”——黄茶中关键工艺
与绿茶相比,黄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闷黄”、“闷堆”,或称之为“初包”、“复包”、“渥堆”。
也正是“闷黄”中,在热反应和外源酶的作用下,内含成分反生显著变化,滋味变得更加醇厚。
在闷黄的过程中,茶多酚的含量下降,茶多酚主要影响茶汤的收涩性,也就是闷黄使得黄茶茶汤中的涩味减弱。
图/网络
经过闷黄这道工序,黄茶会变得鲜醇可口。
氨基酸是构成茶汤鲜味的物质基础。有研究表明,在闷黄工序中的湿热作用为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淀粉水解为单糖等创造了条件。在加工的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上升和具有甜味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黄茶甜醇爽口滋味的形成。
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根据鲜叶老嫩芽大小划分
黄芽茶。
鲜叶最为细嫩,于谷雨前后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
黄芽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等,其中君山银针最为名贵,属于中国名茶之一,雅称“金镶玉”。
图/网络
黄小茶。
细嫩芽叶制成的统称为黄小茶,多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但品质不及黄芽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
黄大茶
采摘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
采摘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作而成,主要包括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
它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叶大、梗长、黄色黄汤,具有浓烈的老火香(俗称锅耙香)。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淡黄。安徽皖西金寨、霍山黄芽、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都是黄大茶。
黄茶的历史——公元七世纪已经问世
据史料推测,黄茶在公元七世纪已经问世。
《霍山县志》记载:“霍山黄芽之名已肇于西汉,兴于唐,自明代列为贡品,清朝时期最为普遍。”
而整个唐朝盛行蒸青绿团、饼茶,中唐时炒制的绿茶才刚刚出现,何谈黄茶。
所以“肇于西汉”的“霍山黄芽”,应该说的是鲜叶带黄色的特异树种制成的茶叶。
图/网络
新中国建立初期,要用茶叶来换外汇,而苏联人大多喝红茶。
当时黄茶最大的产出地霍山县全部改制红茶。
直到1969年珍宝岛之战中苏关系破裂,才重新开始制作绿茶及黄茶。
而黄茶制作工序几近失传。
几位茶学专家与三位耄耋之年的老茶农历经两年的走访尝试,黄茶才重现人间。
黄茶在焖黄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酸,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 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